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國際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歐大學生「四無」 只想要份工


經濟持續低迷 失業率最高逾5成

亞洲近年經濟增長迅速,帶動就業,年輕人畢業後不愁找不到工作。然而在歐洲,債務危機後經濟及就業持續低迷,有些國家青年失業率逾50%。青年大學畢業後難以找工作,他們既沒失業保障,也無能力置業,因而無法自立,連自信也無法建立起來,堪稱「四無」。有年輕人嘆道,在就業市場不能選擇太多,「只想要份工」。 ■香港文匯報記者 余家昌、黎耀康

對很多人而言,從高等學府畢業,找一份體面高薪的工作,應是理所當然,在歐洲卻並非如此。希臘25歲及以下青年失業率去年錄得57.7%,冠絕歐洲。29歲的帕拉斯克娃畢業5年,手握分子生物學碩士學位,卻一直沒工作。她每月寫數百封求職信,面試機會極少,只能以散工度日。散工合約結束,她便可能再踏入長達多個月的失業期。

政府緊縮 收入無保障

歐盟國家厲行緊縮政策,令年輕人沒有失業保障金,帕拉斯克娃前年全年收入僅550歐元(約5,381港元),生活依靠父母接濟。現時她已不計較職業或前景,但求一紙合約。奈何人浮於事,僱主普遍要求應徵者具工作經驗,使她求職時處於劣勢。

帕拉斯克娃的個案在歐洲比比皆是,歐盟青少年失業人口逾5百萬,當中以「歐豬四國」希臘、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最嚴重。失業者不乏高學歷者,但無法找到相應職業,逐漸對求職失去希望。有人深知就業困難,重返校園繼續深造暫避市場寒冬,他們也明白這只是拖延時間,始終一天還是會重新加入失業大軍。

離國求職 創業也艱難

很多青年選擇離鄉別井,前往德國及北歐等經濟較佳的國家碰運氣。西班牙勞工部門表示,2008年起離開該國的30歲以下人口超過30萬。有年輕人認為遭就業市場排斥,倒不如自行創業,惟歐洲整體經濟持續低迷、復甦乏力,要創業成功亦絕非易事。

專家指,這批「迷失一代」失業情況長久下去,將造成治安問題,導致生產力浪費,亦會令他們沒經濟能力生兒育女,對社會長遠發展帶來負面影響。高學歷人才大量離國外流,並從事與修讀學位無關的工作,對國家而言也是極大損失。

默克爾形容「最迫切挑戰」

歐盟去年決定在兩年內,斥資60億歐元(約587億港元)創造就業及向年輕人提供職業培訓,希望紓緩困境,但在目前經濟環境下,這些措施僅屬杯水車薪。德國總理默克爾曾表示,青年失業成為歐洲最迫切挑戰。

相關新聞
歐大學生「四無」 只想要份工 (2014-10-13)
17年就業沒改善 犧牲整個世代 (2014-10-13)
西班牙「雙失」沉迷網遊 吃住靠父母 (2014-10-13)
波黑失業率冠全球 招聘機構受賄 (2014-10-13)
對症下藥四招 (2014-10-13)
顏色革命亂局之中亞篇 (2014-10-09) (圖)
無法治「傀儡」無一好下場 (2014-10-09) (圖)
美對中亞戰略:掌支配權 (2014-10-09)
楊甦棣推動吉國「鬱金香革命」 (2014-10-09) (圖)
「鬱金香革命」中的美國代理人 (2014-10-09) (圖)
中亞毗鄰中俄 吉國成美「環球支配」關鍵 (2014-10-09)
格魯吉亞「玫瑰革命」 美國製造 (2014-10-09)
顏色革命亂局之東歐篇 (2014-10-08) (圖)
美煽動兩「革命」 顛覆烏國制俄 (2014-10-08) (圖)
撥款外圍組織造勢 慫恿「改革需要」 (2014-10-08) (圖)
聯同IMF 扶植親西方尤先科 (2014-10-08)
維基解密:烏總統曾任華府線人 (2014-10-08)
支援恐襲暗殺 南斯拉夫易幟 (2014-10-08) (圖)
利比亞 默許「基地」推翻卡扎菲 埋內戰「炸彈」 (2014-10-07) (圖)
埃及 華府違自身規定 陰招推翻民選政府 (2014-10-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國際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