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體昨日報道,中日就處理和改善中日關係達成四點原則共識,包括承認釣魚島爭議,建立危機管控機制,同意利用各種多雙邊渠道逐步重啟政治、外交和安全對話,努力構建政治互信;中日領導人將在下周APEC會議期間舉行會談。事實上,中日關係能否正常化,關鍵在於日方能否正視和妥善處理歷史、釣魚島等敏感問題,主動掃除自己設下的阻礙,與中方共同努力改善兩國關係。更重要的是,日方須以實際行動落實與中方達成的共識,不能在領導人會面後又故態復萌,必須以誠意和善意構建中日政治互信,共同開創中日關係良性發展的新局面。
中日一衣帶水,中方一向強調,發展長期健康穩定的中日關係,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並堅持在中日四個政治文件基礎上,本着「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發展中日關係。目前中日關係陷於政經皆冷的困難局面,完全是日方一手造成。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採取單方面行動破壞雙方默契,安倍一意孤行參拜靖國神社,嚴重影響了中日互利發展的大局。中日關係要回暖,日方首先要認識到問題出在自己身上,要有勇氣主動克服自己造成的政治障礙。現在,雙方通過外交磋商,最終達成四點共識,包括雙方認識到圍繞釣魚島等東海海域近年來出現的緊張局勢存在不同主張,同意通過對話磋商防止局勢惡化,建立危機管控機制,避免發生不測事態等。這實際上承認了釣魚島存在爭議,是中國堅持捍衛主權、反擊日本的挑釁後,日本政府作出的最新表態。四點共識為改善中日關係邁出第一步,也為中日關係進一步發展作出鋪墊。
有意見認為,中日出人意料地在APEC會議前夕達成四點共識,是因為安倍急於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其實,日本應明白,兩國領導人不能為了會面而會面,會面要為中日關係改善解決困難。中日交惡,重創日本經濟,安倍在國內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如果安倍把中日領導會面,視為應付國內壓力的手段,日後還奉行與中國對抗的外交政策,那麼此次的會面就毫無意義,只能說明安倍是沒有眼光、不顧大局的政客而已,受害的是日本。
APEC會議是促進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的盛會,加強區內經濟合作乃大勢所趨。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市場龐大,為區內各國經濟發展提供廣泛空間。過去幾年,中日關係陷入低谷,令日本錯失不少寶貴機遇。日本經濟任憑安倍扭盡六壬仍疲不能興,日本商界更迫切地認識到,中國才是日本走出經濟泥潭的救星。中日經濟優勢互補,將達致互利雙贏,安倍應在中日達成四點共識的基礎上,為改善中日關係作出實質性的努力,讓中日關係重回正軌,兩國人民分享到更多共同發展的紅利。 (相關新聞刊A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