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2月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惠州報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惠港攜手 創新共贏 惠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麥教猛


放大圖片

惠州地處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北端,屬珠三角經濟區。惠州南臨南海大亞灣,毗鄰廣州、深圳、東莞和香港。全市陸地面積1.13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520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81.4公里。現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5個縣(區),設有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國家級開發區。

惠民之州 宜居宜商

惠州是山清水秀的宜居城市

惠州,歷史文化悠久。惠州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之稱,有著2200多年的文明歷史,先後有480多位中國的思想家、詩人、文學家客寓或履臨惠州,留下了許多詩詞文賦。優秀的嶺南文化和樸實的客家文化在惠州相互融合,積澱了豐厚的人文底蘊。惠州行政區劃及其隸屬曾多次調整,1956年設惠陽專區,1970年改稱惠陽地區,1988年撤銷惠陽地區建制設惠州市。

惠州,生態環境優美。惠州自古就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稱,擁有美麗的湖泊、清澈的河流、峻秀的名山、蔚藍的大海、茂密的森林、天然的溫泉,四季長綠,山川秀美,景色迷人。建成自然保護區26個、森林公園35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1個、國家4A級旅遊景區10個,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1.28%,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6.8平方米。城市飲用水和空氣質量都非常好。被評為「中國空氣質量十佳城市」、「中國十大養生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中國最美麗城市」,今年成功創建成為國家森林城市。

惠州,社會文明和諧。惠州城市功能完善,各種公共服務設施和文化體育設施齊備,勞動就業、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各種保障體系健全。惠州是全國文明城市,人文環境和諧,社會治安良好,企業誠信經營,人民安居樂業,培育了「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業樂群」的惠州精神,連續四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今年入選全國民生典範城市。

惠州是服務高效的宜商城市

惠州是中國較早對外開放的城市之一。已經與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貿關係,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一直以來,我們嚴格遵循WTO規則和國際慣例,在外貿管理、海關查驗、檢驗檢疫等各方面實現與國際接軌。建立了「惠貨網上行」、「惠貨全國行」、「惠貨全球行」三大平台,幫助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先後在巴西聖保羅、俄羅斯莫斯科、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辦的惠州產品海外展覽會,有效拓展了國際市場。

惠州設立了市、縣(區)兩級行政服務中心,實行首問負責制、限時辦結制、服務承諾制,為投資者提供「一站式」全過程、全方位的優質高效服務。惠州是全國最早開展網絡問政的城市之一,建成「橫向覆蓋部門、縱向延伸縣(區)」的一體化網上辦事大廳,全市6494項服務事項100%進駐網上辦事大廳。積極實施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企業登記審批程序大幅減少,審批時限由平均26個工作日壓縮到4個工作日。重點推進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從原來的300多個工作日減少至54個工作日,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從260個工作日減少至39個工作日,實現了投資項目「審批環節最少、時間最短、流程最優、過程最透明」。惠州政府公共服務總體滿意度名列廣東省第一。世界銀行公佈的《中國120個城市投資環境報告》顯示,惠州的政府效率排名第一,是中國投資環境50優城市之一。

2013年惠州制訂實施了《惠州市建設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五年行動計劃》,進一步加快了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建設步伐。為解決企業公平發展問題,惠州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制度改革,成立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把工程交易、政府採購、地產交易、產權交易等28類公共資源,集中進行網上交易,實現了「管辦分離,陽光操作」。惠州以優質高效的服務,營造了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

創新驅動 跨越發展

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惠州經濟一直保持著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僅用了4年時間實現GDP從1000億元到2000億元的跨越,僅用了3年時間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從100億元到200億元的跨越。2013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78.4億元,增長13.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50.1億元,增長24.5%,經濟總量、財政實力均居廣東省第五位。2014年1-9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00億元,增長10%,增幅居珠三角第一。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7.8億元,增長20.3%,增幅居珠三角第三。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惠州通過實施「工業立市、外向帶動」發展戰略,推動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構建起以石油化工、電子信息為支柱,現代農業、裝備製造、服裝製鞋、商貿物流等共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世界500強企業有31家在惠州投資設立了59家企業。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與英荷殼牌集團合資在惠州建設了中海殼牌石化項目,年產乙烯達到95萬噸,並在惠州建立了煉油基地,煉油年產量達到1200萬噸。普利司通、飛利浦、索尼、豐田、本田、三星等一大批著名廠商在惠州設立了生產和研發基地,其中韓國三星電子2013年在惠州的產值已超過1000億元。惠州本土培育了TCL、德賽、華陽、億緯鋰能等一批知名大型企業,2014年TCL集團產值也將突破1000億元。目前,惠州已經成為國家級石油化工產業基地、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視聽產業基地和雲計算應用創新基地。全市電子信息產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通訊設備、液晶顯示、汽車音響、激光光頭、高能環保電池等許多電子產品的產量名列世界前茅。特別是手機產量達到2.87億部,約佔全球的1/7,全球每6.3部手機中就有1部是惠州生產的。下來,我們還將努力把惠州打造成為信息高地和智慧城市。

構建重大發展平台

高標準建設環大亞灣新區和仲愷高新區兩大戰略平台,打造支撐全市跨越發展的「雙核」增長極。惠州環大亞灣新區規劃面積2168平方公里,橫跨大亞灣、惠陽和惠東三個行政區,新區建設上升為廣東省的發展戰略,力爭通過五年左右時間使新區GDP達到2000多億元,經濟總量上再造一個惠州,著力打造成為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廣東省陸海統籌綜合發展試驗區、珠三角輻射粵東北的增長極和港城融合生態灣區。潼湖生態智慧區規劃面積約128平方公里,擬充分利用潼湖濕地生態資源和仲愷高新區的高新技術產業基礎,打造以智慧新城、生態保護、產業發展和諧共處為特色的綠色發展平台,使之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廣東城市經濟社會轉型實踐區、珠三角創新要素集聚區、惠州智慧城市引領區和軍民共建示範區。目前,其規劃建設方案已上報廣東省政府,正力爭上升為廣東省的發展戰略。

構建立體交通網絡

惠州交通網絡發達,境內高速公路、鐵路四通八達,海、陸、空交通十分便捷,形成由深水港、鐵路、高速公路、機場相互配套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惠州港是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實現了港口與鐵路對接聯運,是中國南方最便捷的出海口之一,開通國際集裝箱航線,吞吐能力突破億噸。建成8條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492.4公里,居廣東省第二位。隨著廈深高鐵建成通車,惠州正式邁進「高鐵時代」,莞惠城軌2015年通車。惠州距廣州、深圳的國際機場僅1個小時車程,惠州機場也即將複航。憑藉優越的區位、便捷的交通,惠州已成為物流條件好、輻射能力強的區域中心城市,吸引了沃爾瑪、吉之島等全球知名跨國零售企業進駐,促進了商貿物流業全面發展,惠州正加速成為廣東省東部和珠三角地區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

攜手合作 共譜新篇

惠港合作 源遠流長

惠州與香港之間的交往,源遠流長。目前,惠州全市累計引進港資企業7184家,總投資147.9億美元,佔全市外商投資的62%,香港成為惠州最大的外資來源地。在惠州投資的知名香港企業有和記黃埔、華通電腦、旭日、金山、新世界、中建電訊、南旋等。港資企業在惠州的投資遍及第一、二、三產業,主要集中於製造業的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玩具箱包、家俱、燈飾、工藝品及五金塑膠製品等行業。

2013年,惠州港資企業實現銷售(服務)收入2155.9億元,納稅總額73.4億元和利潤總額30.1億元,分別佔全市三資企業銷售(服務)收入、納稅總額和利潤總額的47.6%、35.4%和21.6%。港資企業從業人員42.1萬人,佔全市外資企業從業總人數的72.8%。

香港是惠州最大的外資來源地,也是惠州出口和投資的主要區域。2013年,惠州對香港出口總額87億美元,同比增長11.1%,佔全市出口總額的26.1%。惠州企業赴港投資逐年增長。截至2014年9月,惠州企業在港設立非金融類企業48家,投資額2.1億美元。可以說,惠州的發展得益於有大批的港資企業在惠落地生根,發展壯大,他們的成長在引領惠州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惠州經濟社會的大跨越做出了傑出貢獻。

助推轉型 升級壯大

近幾年,為支持港資企業加快轉型升級,發展壯大,惠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一是創新服務機制,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優質服務環境。一是建立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和建立市領導、商務部門掛鉤聯繫外資企業制度,及時為企業排憂解難;二是想方設法為來料加工企業轉型提供便利和降低其轉型成本。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支持企業轉型升級。惠州市商務局、惠州市科技局等部門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對加工貿易企業進行輔導轉型升級服務。

二是創新政策支持,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良好政策環境。支持企業自主創新和融資上市,加快發展。出台了《關於促進實體經濟加快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加快推動我市企業上市的實施意見》和《關於扶持貼牌加工企業創立自主品牌的意見》等政策措施。

三是創新市場拓展方式,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廣闊市場環境。一是為企業建立內銷「快速通道」;二是為企業搭建拓展國內外市場平台,先後舉辦了13場「惠貨全國行」和3場「惠貨全球行」經貿活動;三是為企業搭建電子商務平台。

四是創新技術提升保障,為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可靠人才技術環境。實施包括加大對人才資源開發的投入,完善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實施人才培養工程,建立了推動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激勵機制等措施。

通過這些措施,全市港資企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在技術進步、品牌創立、市場開拓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全市有63家加工貿易企業被評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截至2013年底全市加工貿易擁有自主品牌309個,省級以上名牌53個,境外註冊品牌63個。2013年,全市加工貿易以自主品牌和委託設計混合生產方式出口185.7億美元,佔加工貿易出口的64.2%。

深化合作 契機無限

當前粵港合作已進入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發展的新階段。《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實施以來,惠州市委、市政府緊緊把握《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帶來的巨大機遇,重點在服務業先行先試、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招商引資、通關便利化及公共信息服務等領域與香港加強合作,取得了較好成效。惠州未來將根據自身優勢,積極推動和加強與香港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合作。

推進重大平台建設機遇突顯。惠州正大力加強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大國家級開發區的新一輪建設,並積極推進產業園區擴能增效,大力實施「平台構建計劃」,培育經濟發展的核心增長極,這將給包括港商在內的廣大投資者帶來重大機遇。

推進重點產業發展機遇巨大。惠州著力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車和新能源、現代服務業四大產值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這也將給包括港商在內的廣大投資者帶來重大機遇。

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機遇顯現。惠州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力度,鼓勵支持香港企業進一步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包括採取多項政策措施協助港資企業創建品牌,開拓海外和內銷市場、提高內銷比例,促進技術進步和研發創新等。

推進科技創新機遇紛呈。惠州堅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核心戰略,完善創新體系,構建創新平台,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並取得了良好成效。惠港兩地在創新領域加強溝通與合作,將促進兩地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發展,也為企業帶來新的商機。

此外,繼續推進惠港在旅遊、文化、教育、體育等領域開展務實的交流合作。

惠州作為一個宜居宜商的美麗城市,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有著優越的營商環境,與香港的溝通合作源遠流長、成果豐碩。2014年第十四屆香港珠三角工商界合作交流會的成功舉辦,一定會讓香港工商界對惠州有更多的認識和瞭解,在惠州找到更多的商機。我們熱誠歡迎更多朋友到惠州旅遊觀光、投資興業。惠港攜手,創新共贏!

潼湖生態智慧區兩起步區年底開建

惠州市城投集團將成惠州城建投融資主體

據悉,歷經2個多月的緊張籌建,惠州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在市區下埔投資管理大廈揭牌成立並正式運營。

城投集團是惠州繼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之後的第三家投融資公司。城投集團正式運營後,首要任務是建設被譽為惠州未來發展「生態引擎」的潼湖生態智慧區項目。根據計劃,該集團將於今年年底啟動建設潼湖生態智慧區兩個起步區。

承擔政府委託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據瞭解,城投集團從今年9月開始籌建,在籌建領導小組的指導下,考察借鑒了深圳華僑城、珠海等地投融資平台的運營模式和先進經驗。該集團成立後,將立足惠州,代表市政府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融資主體,承擔政府委託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市政公用事業項目的投資、融資、建設、營運、管理等任務。

城投集團作為國有獨資公司,接受市國資委的出資人管理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行業管理,按照《公司法》及相關規定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行市場化運作、績效化管理。據城投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關惠東介紹,該集團將利用政府優良資產陸續注入、業務政策性支持等方式,提高自身融資能力,實現資本和資產的放大、效益倍增、積累資金。

首要目標啟動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

據關惠東透露,城投集團成立後,首要的階段性目標是啟動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為確保年底前啟動項目建設的資金需求,集團已經與多家駐惠金融機構進行廣泛深入的接洽,並將選擇具有戰略眼光的金融機構作為企業運營的合作夥伴,以此滿足項目建設近期和中遠期資金需求、滿足企業自身發展壯大的需要。」關惠東說,在今後工作中,城投集團將探索出一種獨具惠州特色的城投集團可持續發展模式,以潼湖生態智慧區起步區建設作為城投集團發展壯大的起點。

據潼湖生態智慧區規劃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潼湖生態智慧區規劃面積128平方公里,其中潼湖濕地公園面積約55平方公里。到2030年,智慧區總人口將達到40萬人,GDP總量將達到800億元,成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廣東省城市經濟社會轉型實踐區、珠三角創新要素集聚區,還將打造成惠州智慧城市引領區,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智慧區。

打造惠州智慧城市引領區

潼湖生態智慧區總體規劃草案出台

惠州未來發展的「綠色引擎」--潼湖生態智慧區年內開工建設起步區。日前,《廣東惠州潼湖生態智慧區總體規劃(2014-2030年)(草案)》(以下簡稱「《規劃》」)正式進入徵求意見階段。

未來10多年,在目前的潼湖、潼僑、瀝林等區域1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濕地生態特色突出、先進產業聚集、交通便捷、宜居宜業宜遊的智慧生態發展區將拔地而起,成為引領惠州城市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重要基地。

戰略定位探索生態文明之路引領智慧城市建設

從戰略定位上來看,未來的潼湖生態智慧區擁有多重「身份」:將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通過建設潼湖生態智慧區,從生態文明建設高度,在產業發展、建設模式、體制機制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適合惠州長遠發展的生態文明之路;也將成為廣東城市經濟社會轉型實踐區、珠三角創新要素集聚區;還將打造成為惠州智慧城市引領區,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全面滿足城鄉居民需求,社會管理模式不斷創新、各項管理活動協同推進,智慧化的民生服務惠及全民,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智慧區。

同時,《規劃》還提及,潼湖生態智慧區作為惠州智慧城市的重點示範區,應當具備信息資源整合集成化、城市管理集約協同化、公共服務便捷高效化、產業增長綠色低碳化四大特徵。

主要目標集中培育創新型經濟特色產業集群

以加快發展城市經濟為核心,打造根植珠三角產業轉型的研發產業集群。調整優化產業結構,集中培育具有創新型經濟特色的產業集群。到規劃期末,潼湖生態智慧區GDP總量將突破800億元。

依托潼湖濕地及周邊水系、山林、農田生態資源,構建城市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發展區。全面提升環境質量,創造清潔、安靜、宜居的城市環境。建設國家級城市濕地公園,打造成國家5A級景區。

通過建設「智慧潼湖」,深入推進雲計算、物聯網、智慧傳感、地理信息系統等先進信息技術在智慧政務、智慧民生、智慧產業等領域的應用,實現社會管理信息化、居民生活智慧化、智慧技術產業化、工業生產智慧化,逐步將潼湖生態智慧區建設成信息化基礎設施先進、信息網絡通暢、科技應用普及、生產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務完備的智慧城市。

新城打造科融新城將建成智慧生態型中心區

日前,惠州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傳來最新消息,潼湖生態智慧區將建科融新城,目前科融新城詳細控規(草案)已經出爐,並開始向社會徵求意見。

根據計劃,科融新城規劃用地面積為506.44公頃,將打造「一核、一廊、兩軸、多片區」的整體結構,以科技金融服務為主導,建設成為智慧生態型中心區。

據悉,科融新城的建設目標為潼湖生態智慧區科技金融智慧創新中心、綜合高效的服務集聚區、休閒活力的魅力新城、生態和睦的宜居家園。其功能定位是以科技金融服務為主導,集總部經濟、商務商業、行政、文體娛樂、生態休閒及居住等多功能與一體的、複合型、智慧生態型中心區。

據介紹,該片區是潼湖生態智慧區核心表現區域之一,該範圍內的任何開發建設活動均應遵循生態優先原則、可持續性原則、綠色低碳原則、地域性原則、創新性原則、集約開發原則等六大原則。

惠州處於中國經濟最發達最具發展活力的珠江三角洲經濟圈東部

陸地面積1.13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520平方公里,下轄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博羅縣、龍門縣、大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仲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常住人口473萬。

2013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78.4億元,增長13.6%,外貿出口總額333億美元,增長14.1%,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2014年1-9月,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00億元,增長10%,增幅居珠三角第一。

今後幾年,惠州將打造石油化工、電子信息、汽車和新能源、現代服務業四個產值超1000億元的產業集群。

●全國文明城市

●國家衛生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國家森林城市

●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中國十佳宜居城市

●全國民生典範城市

●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國家級視聽產業基地

●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國家級石油化工產業基地

●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國家級雲計算應用創新基地

●政府效率排名第一

●最具投資價值的20個城市之一

●中國投資環境50優城市之一

相關新聞
惠港攜手 創新共贏 2014第十三屆香港珠三角工商界合作交流會今天惠州舉行 (2014-12-05) (圖)
惠港攜手 創新共贏 惠州市人民政府市長 麥教猛 (2014-12-05) (圖)
惠州陳江 產業轉型升級實現跨越發展 城市擴容提質打造生態新城 (2014-10-29) (圖)
惠州 經濟總量三年後將破5000億 (2014-08-21) (圖)
惠州 上半年工業增速居珠三角之首 (2014-08-19) (圖)
惠州 宜居宜業的樂土 (2014-08-18) (圖)
中國海油惠州煉化 累計加工原油5308萬噸 二期項目建設順利推進 (2014-05-3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惠州報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