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朱大可:互聯網助力甘肅衝出「胡煥庸線」「荒漠」有望變「奇觀」


放大圖片

■著名文化學者朱大可做《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文化生態和傳播》的報告。香港文匯報蘭州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崔國清 蘭州報道)「互聯網的跨地域傳播特性,導致甘肅有可能在數碼時代超越地理劣勢,成為中國最具奇觀魅力的旅遊目的地。」日前,著名文化學者朱大可在蘭州新媒體高峰論壇上指出,互聯網和眼球文化,是甘肅重新起飛的重大支點。

日前,李克強總理提出了『胡煥庸線怎麼破』的問題。這個問題,是數千年來深刻反映中國人口分佈和經濟佈局的本質問題,也是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未曾逾越和消弭的痼疾性問題。」 朱大可說,「甘肅在上古時代作為中亞和東亞、遊牧和農耕文明交匯點,是傳播力量的象徵,河西走廊和絲綢之路更讓甘肅成為『亞洲精神共同體』的戰略紐帶。但是,宋遷都以來,華夏中軸線東移至太平洋西岸一線,導致西部逐漸退化,最終淪為『文化荒漠』。但在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的特徵是超越空間的,它使甘肅重新獲得一個優勢,可以把『荒漠效應』變成『奇觀效應』。」朱大可說,甘肅可以借助互聯網發揮自身厚重的文化優勢,打造全覆蓋免費Wi-Fi網絡、以全媒體方式,把靜態歷史變成活態財富。「打造『絲綢之路文化帶』,我們應向美國中西部旅遊業學習,以石窟藝術為視覺標記、以始祖文化為精神信仰、以少數民族文化為人類學亮色,建設以高地、草場和綠洲為奇異景觀的公路旅遊。」

我國地理學家胡煥庸於1935年提出了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即「胡煥庸線」),將我國分為東南和西北人口疏密懸殊的兩部分。「胡煥庸線」以東屬於城鎮化高度密集的區域,而「胡煥庸線」以西的城鎮化則相對滯後。

相關新聞
山陰趙雁君 筆領風騷三十載 (圖)
「官商藝」聯手拓展藝文空間 低租金培育本地藝術人才 (圖)
中國首列「茶文化」主題列車昆明首發 (圖)
朱大可:互聯網助力甘肅衝出「胡煥庸線」「荒漠」有望變「奇觀」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