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河北研究培養職業農民,防止農村「空心化」。圖為河南安陽市農民在採摘尖椒。資料圖片
倡增建高職院校 改善年輕人觀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一龍、張帆、高麗丹 河北報道)聯合國糧農組織最新報告顯示,中國到2014年底仍有約1.5億食物不足人口,「誰來養活中國」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的話題。作為農業大省的河北,如何破解「無人種地」的難題?河北省委副書記趙勇在參加河北省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農業組討論時直言,河北應該建幾所高職院校,培養職業化農民。
面對當前農村「空心化」問題,河北省政協委員們紛紛出謀劃策。趙勇在會議上廣納意見,並將在2月初的全省農村工作會反映。河北政協委員、君樂寶總裁魏立華談到,鼓勵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到基層去做現代農業,讓他們有體面的感覺這點很重要。
高校須調整課程設置
政協委員張學敏從事養殖業,當得知她的企業有30名大學生在工作時,趙勇非常高興,「你們企業吸引了30個大學生就業,這個非常好,讓大學生在農業企業就業覺得體面、收入高、幸福指數好,非常重要。」趙勇坦言,中國如果不走農民職業化的路,「誰來養活中國」的問題就成了大問題。農村現在看不到年輕人,五六十歲的老農民難以承擔現代農業的變化。要發展現代農民,大學裡要開設冷鏈物流、電子商務、農產品加工這樣的專業。所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要拿畢業證必須掌握一種實用技術,培養職業化農民。
他續稱,農業是個富礦,荷蘭去年是每畝地860美元的純收入,河北才42美元,這就能看出潛力有多大。要發展品牌農業,創新商業模式,讓農業成為一個高附加值的產業。「山東的農產品出口已經超過了河北的鋼鐵出口,我們都知道河北最大的出口商品是鋼鐵,現在鋼鐵的退稅1月1日取消了,怎麼補這個缺口?農業完全可以補,如果我們的農業出口增加100億美元,那相當於給全省4000萬農民人均增加1500元錢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