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外管局指,全年跨境資金流動重現鐘擺式的雙向波動。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國家外管局最新公布2014年跨境資本流動監測報告表示,隨着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改革的推進,央行逐步退出常態式外匯市場干預,「貿易順差、資本流出」的格局會更加常態化。今後一段時期,中國將繼續呈現跨境資金有進有出、雙向震盪格局。
外管局指,全年跨境資金流動重現鐘擺式的雙向波動。數據顯示,去年一季度跨境資金延續了2013年底的大規模淨流入態勢,二季度淨流入勢頭明顯放緩,三季度轉為淨流出,四季度跨境資金流出壓力有所上升。跨境資金流出主要反映了外匯資產由央行集中持有轉向市場主體分散持有,以及境內企業回補美元空頭的財務調整,體現了「藏匯於民」的改革意圖,符合債務去槓桿的調控方向。
美元走強推動資本回流
分析指,多因素觸發跨境資金流動波動加大。後QE時代國際環境依然動盪是大背景,主要經濟體經濟走勢和貨幣政策取向分化,美元走強推動資本回流美國,新興經濟體普遍面臨資本外流、貨幣貶值的壓力。內地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是主誘因,經濟運行放緩、財政金融風險釋放,導致匯率預期分化。人民幣匯率形成市場化改革是催化劑,匯率雙向波動加大,降低市場風險偏好,抑制套利資金流入,觸發境內企業和個人資產負債幣種結構的調整。
人民幣匯率總體續堅挺
外管局表示,境內外匯市場運行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隨着經常項目收支狀況逐步改善、人民幣匯率趨向均衡合理水平,以及跨境資金雙向流動渠道拓寬,貨物貿易收支的影響程度逐步減弱,本外幣利差、境內外匯差但並未改變全年外匯收支順差、外匯儲備增加的基本格局,外匯市場流動性充足,人民幣匯率總體繼續堅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