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力推經濟向新常態平穩過渡 今年財政擴張貨幣寬鬆保「七」


放大圖片

■內地新春消費暢旺,然而整體內需仍未如理想。今年經濟保「七」看來仍有賴政府財政擴張及貨幣寬鬆支持。圖為山東濟南市芙蓉街人頭攢動,充滿年味。 新華社

中國經濟在邁向新常態的第一年--2014年,GDP增速降至24年低點,今年「破舊立新」繼續推進,增速放緩未到終點,通縮隱憂步步緊迫。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如何「軟着陸」,是決策層面臨的挑戰。

據接近政府的消息人士向本報表示,在3月即將提交全國人大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中國GDP增長的預期目標為7%左右,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預期為3%。雖然7%的預期增長目標已是近11年來最低,但要最終達成並非易事,2015年將是保「七」之年,財政擴張與貨幣寬鬆雙管齊下,以確保中國經濟向新常態平穩過渡。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

面臨困難可能更多

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提出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概念,認為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入中高速增長階段。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經濟潛在增速可能從「十二五」期間的7.8至8.7%下降到5.7至6.6%。在此框架下,政府將容忍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至7%左右,為未來的經濟結構調整騰挪更多的政策空間。 但是新的經濟模式建立需時,在「破舊立新」的過程中,經濟增長缺乏引擎和方向,去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至7.4%,為1990年以來的最慢增速,新年首月CPI漲幅大降至0.8%,工業品出廠價格(PPI)連續35個月負增長,外界對通縮的預期加強。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表達了對當前經濟的擔憂。他在今年國務院全體會議首次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時提出,「今年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面臨的困難可能更多」,「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

觀察人士指出,與去年相比,這一表態明顯不同,去年政府將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作為首要任務,而2015年穩增長將是首務,特別是上半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 回顧以往,上一次中國GDP增長目標定為7%是在2004年。此後從2005年開始,這一預期增長目標連續七年被確定為8%,開始了持續多年的保「八」之戰。2012年中國政府首次打破8%「紅線」,把增長預期目標下調到7.5%,並連續三年保持在該水平。今年預計中國政府將增長目標再降0.5個百分點,預期增長7%左右。 2015年將是保「七」之年,實現7%的增長並非易事。目前,市場對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也集中在7%左右,樂觀的預測不高於7.3%,悲觀的低至6.8%。

房地產尚在「去庫存」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認為,今年尤其是一季度經濟下行會比較大,「無論從投資還是建設來看,房地產市場調整仍將繼續,尚在『去庫存』階段,CPI和PPI兩大指標意味着市場購買動能弱,再加上採購經理指數(PMI)等先行指標下滑,運輸量和發電量的低迷,以及偏緊的總體資金供給面,都預示經濟仍在下行趨勢中」。

相關新聞
兩會前瞻 經濟決策篇 (圖)
力推經濟向新常態平穩過渡 今年財政擴張貨幣寬鬆保「七」 (圖)
文匯觀察:官員學者也示警 嗅到危機 (圖)
專家解讀:財政擴張發力 寬鬆效果有限 (圖)
各地搶先佈局「一帶一路」尋找經濟新動力 (圖)
王毅暗批日本圖為侵略翻案 (圖)
專家解讀:體現大國擔當 闡釋和平外交
潘基文:憲章經受住時間考驗 (圖)
特稿:憲章要當作「黃金法則」用起來
中俄外長望辦好二戰勝利紀念活動 (圖)
各方讚辯論會主題適時重要
佛山中醫師助數百港女「造人」 (圖)
「過度診治」成患者通病 (圖)
老教授為愛女北上求「孕」 (圖)
深汕高速擁堵 港人返程需錯峰改道 (圖)
津大迎春活動 港商派利是 (圖)
春節假期催旺中越邊貿 (圖)
廣西成為赴越旅遊快道 (圖)
李克強兩次探望 津萬棚戶年內遷新居 (圖)
「殘花」滿羊城 忙壞清潔工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