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魏義民同他的兩位徒弟一起展示「猴加官」。
河南省於2004年啟動「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希望搶救、發掘並保護民間藝術。熱心的鄰居替魏義民報了名,最後「猴加官」入選,並於2009年被納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魏義民因此成為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唯一傳承人,只是當時的他已經80歲高齡,少年時同他一起學習製作手藝的師兄弟都已相繼離世。他突然意識到,如果不將這門手藝傳承下去,那麼未來就再無人知曉「猴加官」了。「做這個太慢,還不賺錢,自己的孩子都不想學。」
然而在政府的幫助下,魏義民開辦了「猴加官」學習班。不過「猴加官」的製作工序十分複雜,需要極大的耐心,所以就算是有興趣的年輕人加入,亦多數是三分鐘熱度,沒人能夠堅持學下去。
就在魏義民憂心這門手藝後繼無人的時候,傳統文化愛好者顧鵬在一次文化活動中,接觸到了「猴加官」。他叫上同樣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同事楊潔,一同去拜訪魏義民。楊潔有一些繪畫功底,立刻對「猴加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沉迷其中。顧鵬和楊潔兩位「80後」青年的真誠打動了魏義民,他於是正式收二人為徒弟。
「老祖宗留下這麼好的東西,我不能讓它丟了!」顧鵬表示,「猴加官」需要純手工製作、耗時長,能保留到現在已屬不易。而為了製作和推廣「猴加官」,楊潔更是辭掉了原本待遇優厚的工作,專心致志在家鑽研,全身心投入這項面臨失傳的民間藝術。
如今,魏義民終於能夠欣慰地說:「就算哪天我走了,『猴加官』交給這倆孩子,我也死而無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