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昨日以《紀念五四 傳承文化》為題在網誌撰文,講述香港青年會於今日(5月4日)在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並有一系列活動,紀念1919年的五四運動,慶祝青年節。曾德成寄語大家要學習當年青年學生那樣關心國家、如飢似渴地學習西方,但也要如飢似渴地學習中華文化。
曾德成昨日在網誌簡述五四運動,當時中國名義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之一,但列強卻在巴黎和會上把德國在山東省的「權益」交給日本,北京學生因而發起示威運動,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巴黎和會不公平對待中國,及反對北洋軍閥政府喪權辱國。運動從北京蔓延至全國,產生廣泛影響,由此推動中國革命進入新的階段。因此,五四運動被視為中國近代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分水嶺。
曾德成說,自「五四」以來,中國人經過持續奮鬥,現時國內境況與國際關係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華民族受侵略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但「五四」形成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一直沒有過時。
籲學當年人關心國家
曾德成續說,近年有學者拿歐洲的文藝復興與「五四」新文化運動作對比,但他認為「五四」新文化運動與歐洲文藝復興發生在不同的時空,不能直接相比。不過曾德成認同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發展規律、文化史的不可割斷,其理甚明。
曾德成補充,五四運動至今已過近百年,大家都得後見之明,可以有更全面的認識。他指,隨着中國不斷發展、進步,國人正逐漸建立文化自覺、文化自信,大家都應學習當年青年學生那樣關心國家、如飢似渴地學習西方,但也要如飢似渴地學習中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