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廣交會透視之二:老客走 新客稀 聖誕訂單未報喜


放大圖片

■第117屆廣交會到會採購商比上屆下滑。

中國內地4月份出口按美元計同比下降6.4%,為六年最差,外需仍不振,讓傳統的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很「受傷」,而剛剛閉幕的第117屆廣交會也沒有讓他們吃上定心丸。記者在廣交會期間採訪出口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又以歐美為主要市場的廣交會二期、三期參展企業時,有出口企業稱已出現客戶流失的情況,今年第一季度訂單已下滑三成,但第117屆廣交會歐美採購商整體到會減少,詢價下單意向也降低。有出口企業稱,「今年的聖誕訂單估計很難吃飽了」。■文、圖 記者 古寧 廣州報道

「今年的公司出口訂單肯定下降。」採訪第117屆廣交會二期時,記者剛發問,浙江春洲蓋特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經洪就如是下了結語。他說,公司主要市場在歐美,但是目前歐美市場並沒有復甦,「你看廣交會採購商就知道了,難得看到歐美採購商的身影,估計到展位詢價的採購商減少了一到兩成。以前在廣交會現場,每年都會認識10-20個新客戶,近幾年來主要是在維護老客戶,能在展會現場認識3-4個新客戶已不錯了。由於歐元貶值,一些歐盟老客戶直接就取消了訂單,現在來看這種狀況還在持續」。

鄰國搶客 中低端訂單流失勁

說到老客戶流失,無錫傑瑞服飾有限公司經理王呂傑更是感觸。去年,公司有4個歐美老客戶表示不再續單,本來希望在廣交會認識一些新客戶。但是今年這個計劃難以實現。他說,服裝在廣交會第三期,相對一期、二期,整體人流已在下降。他甚至稱,估計有五成的中低端訂單流向了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而現在內地沿海工廠也往內陸省份遷移,互相間也有競爭,內陸省份成本比沿海低一成左右。採購商了解這些競爭,最直接的就是2%-5%幅度不等的壓價。如果價格稍沒有競爭力,訂單就跑了。「去年公司的訂單量增加了四成,但是利潤卻減少了兩成」。

歐元跌 歐洲採購商不敢下單

廣州國靖辦公傢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房弘毅也認為,今年廣交會整體感覺歐美採購商還在觀望,估計採購商或是擔心萬一市場不好庫存太多,也有可能為了補充庫存,部分採購商會臨時進貨,對出口企業來說就是訂單快速增加,這使得市場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由於歐元貶值,歐盟採購商完全不太敢下單。本來公司此前為了減少對歐美市場的依賴,拓展俄羅斯市場,現在盧布貶值及俄國經濟下行,俄國市場也幾乎停滯。從今年3月份的廣州國際傢具展也可見一些端倪,海外採購商參展大幅減少,預計今年傢具行業整體出口形勢也不會樂觀。

廣交會二期參展的諸多行業中,聖誕用品、禮品、工藝品等都是俗稱的「聖誕季」產品,出口商都希望能趕上歐美年度聖誕購物季。然而,千百匯(漳平)工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白瑞麗很無奈,近幾屆廣交會歐美採購商似乎一年比一年少,而到會採購商的採購意向也是一年比一年弱。「有採購商到了展位,不詢價也不交換名片,直接用手機拍,拍完走人。」

四川省外貿集團旗下國光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也忍不住跟記者抱怨,第一季度公司的園林裝飾業務訂單已下滑三成。「按一般的流程,如要趕今年的聖誕季,6月之前必須下單,否則根本來不及,如果單大的話,需要更長的時間趕工」。

經濟欠佳 工藝品商看淡前景

泉州工藝美術工業公司旅遊工藝品分公司相關負責人李東鋒也介紹,現在的市場受到各方面狀況一起擠壓,周邊好多同行今年春節後就不再開工了。今屆廣交會,整體客流下滑非常明顯,到展位來的大多是一些老客戶,還有一些老客戶聯繫了也沒來,可見對市場沒信心。而新來的採購商到展位也不多,看來看去感覺還是華人的面孔多。他也坦誠,現在經濟不好,而工藝品又不是生活必需品。展會期間,也去其他攤位去逛逛,發現業內大家的感覺都差不多。「有同行感歎,廣交會後如果有訂單就做,實在沒單的話,就關廠做其他了」。

相關新聞
央行再減息 港股料衝二萬八 (圖)
央行近年降息一覽
北水渠道多 煲起港股 (圖)
近期港股資金流構成及其主要投向 (圖)
內地基金投資港股 (圖)
內地股民:港股調整便是入市機會
招商證券:內資將主導港股市場
兌換港幣需求增 扯高匯水
水客當「金融螞蟻」運錢來港
內地資金來源及方式方法
港股日成交中千億增量資金來源構成
股仔喪炒引關注 避風頭易人踩人 (圖)
近期部分半新股表現 (圖)
港股A股化 引停板機制阻力減
碧生源推新品谷生意 (圖)
大行透視:港股借貸餘額增逾五成宜留意 (圖)
本報專訪:星展推廣有法 品牌估值翻2倍 (圖)
根植亞洲 掌中企走出去商機
以史為鑑 A股牛市到何時? (圖)
A股升帶挈 資金湧港ETF創新高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