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是男性第二大殺手,病因通常是家族遺傳,一般預防方法未必能有效減低患病風險。不過美國哈佛研究發現,男性射精次數與患前列腺癌風險成反比,而每個月射精最少21次,較只有4至7次的男士,患癌風險少約20%。
哈佛用了18年時間,追蹤3.2萬名分別為20至29歲,以及40至49歲的男子,要求他們自1992年起記錄每月射精次數。除了上述結果,更發現在40至49歲群組中,最多人每月射精8至12次,佔38%,只有8.8%射精21次。
帶領研究的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家賴德近日在美國泌尿學會年會發表研究報告,認為性高潮可以防癌,是因為行為本身有保護作用,高潮時人體會釋放催產素及有青春素之稱的脫氫表雄酮(DHEA),前者有助女性降低血壓,減少患心血管疾病機會,對男性而言則可提高忠誠;後者具有抗老及解決勃起障礙的功能。 ■《醫藥日報》/ Medscape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