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5月2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基金互認傳好事近 兩地創24萬億商機


放大圖片

■唐家成稱,會在適當時候公布「兩地基金互認」安排。 資料圖片

將盤活資管市場 增投資海內外渠道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香港資本市場好事齊來,繼深港通如箭在弦隨時推出之外,本港與內地已磋商多時的「兩地基金互認」安排,外電昨傳出將會短期內公布。香港證監會主席唐家成昨表示,證監會已經做好大部分工作,亦已獲得中證監認同,會在適當時候公布。基金互認意味着內地有6.2萬億元人民幣(約7.76萬億港元)的公募基金,以及本港16萬億元的認可基金,有望互相分銷及投資對方市場,共創23.76萬億元商機,做大基金這個餅。

路透社昨引述消息人士表示,兩地政府部門以及中國證監會、香港證監會已經準備就緒,基金互認的政策「很快就會公布」。其中一名消息人士指出,滬港通升級版、深港通以及基金互認乃本港及內地兩地政府部門同步推進的「一系列」工作,無分先後,並將於今年內全部啟動。這次基金互認較市場引頸以待的深港通走快一步,主要由於後者涉及系統測試等技術問題而需要稍等一會。

內地公募基金有望「出海」

內地與本港於2012年已開始討論基金互認安排,並在2013年達成初步協議,市場一般認為今年可推出。兩地基金互認意味着內地6.2萬億元人民幣公募基金有望「出海」分銷到香港市場,也為國際資金進一步投資中國開啟大門。中國內地「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為亞洲財富管理提供新的增長點。而兩地基金互認有助盤活兩地資管市場,亦有利於香港成為海內外基金產品進出口平台。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早前指,基金互認一旦落實,將吸引更多國際基金落戶香港,發揮本港的基金「製造」能力,再配合基金分銷網絡,將香港發展成全面的基金服務中心。資料顯示,香港的資產管理公司在2014年增加了8%,達到1,070家,曾俊華指出,這是業界早着先機,在香港落實基金互認前,率先作出全面部署。

港合資格基金初期料100隻

香港基金業截至去年底止管理的總資產達16萬億元,不過,據來自證監會的消息稱,在港註冊的基金約300多隻,但不是每隻基金都合資格參與基金互認,根據與內地的雙方協議,初期的互認產品只有簡單的投資基金,對沖基金與涉及大量衍生工具的基金,料不在合資格的範圍內。若只計算一般的股票、債券基金,預計初期約有100隻本港註冊基金符合互認資格。自於獲資格的基金,可否在內地銷售,則要視乎內地市場的接受程度。此外,基金互認或會設有額度,但相信額度的設計及使用會較靈活。

A股狂牛 境外基金或追貨

有基金業人士指出,近年A股一直在低位徘徊,市場認為內地當局擔心一旦落實基金互認,會令大量內地資金流往海外市場。但自從去年下半年開始,A股躍進了牛市階段,升幅之巨及成交之大,超出了市場預期,境外的基金肯定需要「追貨」。

在投資A股的需求大增下,加快落實基金互認,有助境外資金投入A股市場;另方面,A股的狂熱,正好印證內地投資渠道狹窄,落實基金互認可讓內地資金「出海」,分散投資到更多市場,紓緩內地資金「狂搶」A股的壓力,亦有助本港作為資產管理中心的發展,令兩地市場都受惠。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發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內地公募基金資產規模合計達6.2萬億元人民幣,但內地的居民存款更高達117萬億元人民幣,在人民幣存款減息趨勢下,基金互認將有利內地居民將存款轉投內地基金及海外基金。

相關新聞
中銀研售南商 母行擬注東盟業務 (2015-05-22) (圖)
基金互認傳好事近 兩地創24萬億商機 (2015-05-22) (圖)
基金落實互認後對兩地的助益 (2015-05-22)
孖展超購57倍 華証傳上限定價 (2015-05-22)
基金公會:港股將添上升動力 (2015-05-22) (圖)
內地基金業:港可成產品進出口平台 (2015-05-22)
涉操縱股價 漢能傳受查 (2015-05-21) (圖)
新聞背景:中外媒體多番質疑 股價仍高企 (2015-05-21) (圖)
缺席股東會 李河君現身北京 (2015-05-21) (圖)
散戶賣樓買漢能 呻賬面蝕70萬 (2015-05-21)
神秘富豪李河君 成新晉首富 (2015-05-21)
旅遊零售挫港經濟落索 首季僅增2.1% (2015-05-16) (圖)
本港全年經濟最新預測 (2015-05-16) (圖)
各大機構 對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 (2015-05-16) (圖)
港供樓負擔比率惡化至64% (2015-05-16) (圖)
競爭力失冠 港人應自強 (2015-05-16) (圖)
炒「深港通公布」 港股撲二萬八 (2015-05-16)
中證監:滬港通投資者可以維權 (2015-05-16)
本港經濟增長季度走勢(按年變幅) (2015-05-16) (圖)
港股虎頭蛇尾 跑輸A股 (2015-05-1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