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7月1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粵港澳生活圈:廣東暑夏出海 體驗打魚風情


放大圖片

■惠州小桂魚排。 記者郭若溪 攝

海洋天地無限美 潛水夜釣正當時

隨荌豕茼閮沙巴、詩巴丹、泰國普吉等海島潛水的逐漸興起,越來越多人熱愛海洋生物;對海底世界充滿好奇的人亦開始關注潛水這項水上活動。廣東坐擁無限海洋資源,熱愛海洋的港人,何不趁荇L天北上去體驗一番潛水的樂趣、感受夜釣吹筒仔(墨竷J)的快樂、領略出海打魚的風情,放鬆自己,回歸自然,與大海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零距離接觸。 ■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若溪 廣東報道

每年夏季6月至9月,在那些水深不超過20米,水流不太急的海灣裡就有大量的小墨魚出沒。「吹筒仔有趨光性,非常適合夜釣。大鵬半島一到晚上就非常熱鬧,可以看到海面上處處燈火輝煌,很多愛好者和初學者都紛紛跑來釣吹筒仔。」船家阿忠告訴記者,恰逢休漁期,漁民搭載蜂擁而來的釣客夜釣吹筒仔,船費收入成了他們的經濟來源。

夜釣吹筒仔 新人易上手

對於沒有任何經驗的初釣者來說,夜釣吹筒仔不僅裝備簡單,而且非常易學。「只需要手絲和夜光八爪u即可,手絲不需要太粗,建議尼龍線2號至3號為宜,夜光八爪u是專用釣具,魚u上面裝有熒光棒,下水前經燈光照射會發光。」阿忠說。

「這是一個會讓人上癮的海上活動,自從在這個夏天和朋友試過一次夜釣墨魚後,就迷上了它。吹筒仔釣上來時還會噴出一團墨,很容易會被噴得滿身黑,有的還被噴到臉上,成了包公臉,太有樂趣了!每成功釣上墨魚時,都是白灼、椒鹽墨魚,墨魚炒飯的美味,讓人欲罷不能。」陳小姐說。

據悉,釣吹筒仔需要有潮汐漲退,因此釣吹筒仔的最佳時段是在黃昏後7時至夜晚11時,有經驗的船家會選擇適合的海域停下,打開燈光,不一會兒就會吸引成群的吹筒仔靠近,再拋下小型的八爪u,讓其u住吹筒仔柔軟的身軀。如果手法得當,幾小時也會有十幾斤,甚至幾十斤的收穫。

深圳南澳、大鵬片區一條能容納4人至6人的快艇,租金約600元(人民幣,下同),組團出海人均百餘元左右即可,還包含釣具。

粵海潛游

茂名放雞島:潛水者天堂

茂名放雞島作為世界公認的潛水勝地,海水能見度最高可達8米,圍海域的海底資源保存最為完整,且附近海域沒有暗湧,只需花費280元至580元不等,就可體驗浮潛、深潛、探險潛等從淺到深不同海域的樂趣。每年5月至8月是潛水的黃金季節。

據潛水愛好者楊小姐說,放雞島的海底有大量紅珊瑚、藍珊瑚,大大小小的海魚旁若無人地遊蕩,身披花紋的海膽和巨大的海參則鑽在海底石縫中紋絲不動。在淺水區,人如魚兒在水中穿梭,樂趣無窮;進入深水區,會有一群群彩色小魚兒結伴同游;再往深處游,會發現海底深處有一岩洞,傳說是以前海盜用於藏放財物的地方。更加刺激的,是這裡的夜潛。夜晚的海底只能靠專業潛水手電筒指引,可以觀賞到夜行海洋動物,如海鰻、龍蝦等。

惠州三角洲島:三季適宜潛水

惠州巽寮灣正南面一個被稱為「中國馬爾代夫」的私人海島--三角洲島,由三座相連的小山組成,有清澈的泉水,柔軟清淨的沙灘,一年中有3/4的時間海水溫度適宜潛水,是廣東境內最優良的潛水基地。

據惠州市旅遊協會會長曾俊說,從巽寮灣的磨子石公園乘坐快艇15分鐘即可到達。島上猶如世外桃源,海水清澈碧綠,沙灘潔白無瑕,動物石像景觀千姿百態,有「動物石景公園」之稱。

深圳潛水地:能見度最深15米

包括東涌、西涌近島,大小辣甲島,大小三門島,大小青州島,大青針等。據深圳市深藍潛水俱樂部工作人員介紹,東西涌周邊海域的能見度,最高能達到10米至15米,海底資源有珊瑚、海葵、小丑魚及各種海洋魚類、海兔、海星等。三門島潛水費用約500元/人,下水時間50分鐘,包含教練費、裝備費、船費等。

相關新聞
習近平:金磚國家經合大有可為 (圖)
記者手記:有個義工叫「春成」 (圖)
金磚國家將提高在國際事務中作用 (圖)
特寫:習普情誼深 共緬普里馬科夫 (圖)
文匯觀察:習主席是「一帶一路」首席推銷員 (圖)
抗戰勝利70周年系列報道 (圖)
滇抗日寇轟炸 興辦現代工業 (圖)
華工亂世仍苦幹 感動英籍工程師 (圖)
昆明西山區創多個第一
當年廠房今淪廢料庫 (圖)
日機炸昆明 工廠成目標
京津冀規劃前瞻之二:非首都功能疏解 涉萬億產業重置 (圖)
「軌道上的京津冀」初見端倪 (圖)
北京行政副中心列入規劃
沈家燊:僑商願做「一帶一路」彩虹橋 (圖)
海外僑商福建自貿區尋商機 (圖)
山東9月辦中日韓產業博覽會 (圖)
國家安全問題研究中心揭牌
粵打黑除惡 半年刑拘1.5萬人 (圖)
皇崗海關兩天查違規客逾千人次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