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山東投巨資改善公共文化服務,包括戲曲傳承。 記者于永傑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永傑 山東報道)作為文化大省,山東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自籌辦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以來,山東全省已投入309億元人民幣,用於改善公共文化設施,並在內地分別率先建成山東省盲人數字圖書館,以及出台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準,制定了村文化大院、公共電子閱覽室、尼山書院等一系列建設服務標準。
據悉,山東近年新建、改建公共文化設施150多處,扶持3,035個重點貧困村建成文化大院;建成公共電子閱覽室近萬個,服務終端10餘萬台,年服務5,000萬人次,可監測服務人次居內地第一;創新公共文化服務內容和方式,全省建成尼山書院86個、社區(鄉村)儒學講堂3,500多個,服務群眾近百萬人次;獨具特色的集普查、修復、展示、研究、利用「五位一體」的古籍保護工作機制,走在內地前列。
同時,東營市在山東省率先建成了圖書館與文化館的「總分館」制度,以市圖書館為中心館、縣區圖書館為總館、各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圖書館為分館,在全市範圍實現「一館辦證、多館借書、多館還書、通借通還」,提升全民閱讀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