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楊奕霞、實習記者 王雪瑩、秦帥 濟南報道)在第22屆國際歷史科學大會召開之際,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推出兩部綜合性學術史著作:《中國歷史學30年》英文版),以及《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百年歷程》,以促進國內外的史學交流。
國際歷史學會秘書長羅伯特·弗蘭克在此間舉行的「促進中國歷史學走向世界--《中國歷史學30年(1978-2008)》(英文版)首發式暨座談會」上表示,研究國家歷史的價值在於它可以使每個人去思考本國歷史的意義,而透過《中國歷史學30年》這本書,可以看到中國人對本民族過去的思考過程。同時他還坦言,在本書中史學家們關於中華民族起源等重大歷史問題的爭論得到了完整的保留。對中華文明的討論如同對羅馬文明的討論一樣令人爭執不休,但比起史實的價值,更有價值的是對為什麼會有爭論以及爭論背後的動力的思考。
《中國歷史學30年》英文版依據該書中文版翻譯而成,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與美國MCMPrime出版社合作出版發行。據《中國歷史學30年》主編張海鵬介紹,該書中文版出版於2008年,由全國知名專家20多人共同編纂,對30年來史學研究的主要進展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釋,旨在向國內外同行們介紹中國歷史學的現狀。
據介紹,《中國歷史學30年》分為22個專題,展示了30年來中國歷史學發展的基本脈絡和豐富內容,概括了各領域的學術熱點、前沿問題、重大理論突破、學術爭論等,深入反思了各領域存在的問題,堪稱改革開放以後關於中國歷史學發展的、系統綜合的權威工具書。
《國際歷史科學大會百年歷程》是一部世界史學史力作。該書初版於1987年,作者是卡爾·埃德曼,2004年經於爾根·科卡和沃爾夫岡·蒙森修訂再版,凝聚了兩代德國學者的心血。該書中文版依據2004年英文版翻譯而成,由山東大學課題組組織翻譯,歷時兩年,先後四次修訂,並經山東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多位學者審定。(山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