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陳茂波:增土地供應刻不容緩


放大圖片

■陳茂波早前接受《香港傳真》專訪。

【編者按】由中國新華電視控股有限公司出品的《香港傳真》, 聚焦香江熱點話題,對話新聞當事人。《香港傳真》每周日晚7時30分透過中國新華電視中文台(香港地區:nowTV 369頻道)播出。本報逢星期一獨家刊載文字版節錄。

香港傳真WeChat ID:cnchktv。

根據特區政府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6月,香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為300.7,私人住宅租金指數為173.5,均見歷史新高。 另一方面,本屆特區政府不斷增加土地供應,未來三年至四年,連同貨尾、未售樓花和隨時可動工的項目,可提供的單位數目達至8. 3萬個,亦創新高。

香港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在接受《香港傳真》電視專訪時指出,兩組數據背後,折射出香港土地供應與房屋的轉換需時,同時不能忽視長久以來土地供應情況。「為什麼過往幾年土地供應創新高但是樓價還在不斷上升?我想主要原因在於『供求失衡』。此外,美國在經歷金融海嘯之後,推出量寬救市,香港由於供求失衡和低息環境,外來投資和炒賣導致樓價升幅大。」

改規劃升密度 增短中期供應

陳茂波透露,為解決「供求失衡」問題,增加房屋土地供應是根本,發展局採取短中長期措施多管齊下。長期土地開發計劃一般需要11年至14年完成,發展局會按部就班去做,但要解決市民「上樓」、「上車」的燃眉之急,短中期的重要手段是改劃土地用途和增加可發展密度。

行政長官梁振英早前表示,在維港以外填海是長期解決土地供應的其中一個辦法。陳茂波認為,填海造地在香港已有過百年歷史,亦是香港主要的土地供應來源。「填海是未來的一個重要選項,在維港以外的地方做。特區政府已將具有發展潛質的近岸填海地點進行規劃研究並展開多輪公眾諮詢,早前否決的欣澳填海研究撥款將在立法會10月復會後再次提交。」

開發6%土地即可實現雙贏

陳茂波承認,香港在土地開發上面臨不少客觀限制,但依然有能力在解決居住和保育環境方面實現雙贏。 「目前,我們除了24%已經發展以外,正在做的這些規劃僅佔香港土地面積6%。如果能夠順利推進,就可以解決香港的居住問題,同時也都保留比較好的環境。」

陳茂波坦言,上任3年多以來,發展局秉持「有商有量」態度,爭取共識。「我們每一個項目都諮詢區議會,也曾經試過,大家商量認為我們在沙田選中的土地不合適,結果通過商量,提出其他建議,最後我們也採納了。」

對於部分「為反對而反對」阻撓政府覓地, 陳茂波表示遺憾,「難免有一些人反對,是另有目的。如果這個項目是符合香港整體利益的,即使仍然有人反對,我們也會按照正常程序去做,提交給城規會。獨立的城規會考慮所有的意見之後,再作裁決。」

談到自己上任以來經歷的風雨,陳茂波坦言過程當中難免情緒波動,但都虛心面對批評指控。「如果這件事對香港意義重要,而且我們認為也是對的,就一定會堅持下去,不畏懼批評。如果容許我引用兩句詩,就是『換得江山春色好,丹心不怯斷頭台』。」

相關新聞
習近平紀念大會講話彰顯中國歷史觀、和平觀、國際秩序觀 (2015-09-07)
溫和派倡務實理性 利中央與反對派溝通 (2015-09-07)
陳茂波:增土地供應刻不容緩 (2015-09-07) (圖)
建港者.營:增港抗日史教育 領悟命運共同體 (2015-09-07)
廿四味:「關注組」炒作副校長遴選風波志在區選 (2015-09-07)
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 珍愛和平 開創未來 (2015-09-04) (圖)
「珍惜」批港大關注組 自製民意干預校政 (2015-09-04) (圖)
葉建源聲言覆核 迫校委會任命陳文敏 (2015-09-04)
「反水客」趕客 王光亞冀港彌補 (2015-09-04)
新社聯紀念抗戰 嘉獎烈屬老兵 (2015-09-04) (圖)
廿四菋:回鍾庭耀一句:沒有亂世只有妖孽 (2015-09-04)
來論:《蘋果日報》惡毒抹黑大閱兵其心可誅 (2015-09-02)
屈真選民「種票」 訟黨李俊晞認衰 (2015-09-02) (圖)
激進分子示威 誣律政司「政治檢控」 (2015-09-02)
馮巍晤反對派 阿湯盼續有來 (2015-09-02)
黃絲辱泰爆死者 網民起底譴責 (2015-09-02) (圖)
廿四味:陳家洛亂拋書包貽笑大方 (2015-09-02)
特首:無地起樓「誰受害」 有權有責齊發聲 (2015-09-01) (圖)
民記婦委會傳授「湊仔」錦囊 (2015-09-01)
政府滿意度評分 「提升醫療服務」最高 (2015-09-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