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產品在國際大受歡迎,但這優勢未來或會削弱,這並非由於品質不濟,而是因為它價格過於昂貴,令消費者轉投「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德國貿易及投資部門去年發表報告,認為「德國製造」並非永恆銷量保證,企業必須改善自身品牌優勢,才能維持現有成績。
報告指出「德國製造」標籤由英國人在1887年建立,起初用作代表「低質素進口貨」,後來經一番努力才打響名堂,成為各國人民的信心保證,在俄羅斯及日本聲望尤其突出。
印度客只望不買
不過即使德國貨質素獲世界公認,也不代表它毫無缺點。以美國為例,當地人普遍認同德國貨的品質,但一般認為它們價格過高,美國貨相對更划算;情況在發展中國家更明顯,負責研究印度區的帕斯凡蒂斯指出,由於德國貨太昂貴,當地大多數人只會在櫥窗張望,絕少付錢購買,於中國市場則要面對本地廠商的競爭。
德國今年起把最低工資設於時薪8.5歐元(約74港元),但EurActiv報告顯示,去年德國工人平均時薪達31.8歐元(約276港元),在歐洲排行第8,其中製造業時薪更達37歐元(約321港元),高居歐洲第4。企業還要付出收入的28%作社會福利、稅項及退休金等支出,只能依靠提高生產效率彌補薪酬開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