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0月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青蒿素虧本生產 抗瘧奇佳不停產


放大圖片

■屠呦呦昨日在北京的家中接受記者採訪。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 綜合中新社、澎湃新聞報道,每年8月,廣西融安縣多個鄉鎮的山坡上都會被一片片綠悠悠的植物所覆蓋。被譽為「中國神藥」的青蒿素,就是從這種一米多高的植物中提取。據介紹,融安縣是全球青蒿素的最大生產基地。當地製藥公司表示,近年來青蒿素價格下跌幅度巨大,很多企業都在虧本經營。

「我種有15畝,今年有兩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收入,這幾年的價格跌了很多。」融安縣大良鎮楊柳村的羅兆光說,青蒿很容易種植,就利用荒坡,每畝每月可以收成200公斤乾葉。融安有很多農民在種,羅兆光算是其中的種植大戶。

因為氣候和土壤適宜,融安縣從2006年開始以「公司+農戶」的形式種植青蒿,目前種植面積超過1萬畝。農民在4月播種,經過大約120天的成長後收割,將葉子曬乾送到工廠加工。

「在融安人工種植的青蒿,青蒿素的含量是最高的。」融安縣仙草堂製藥公司經理孔雪萍說,去年,該企業加工青蒿乾料4,000噸,生產青蒿素50噸,佔全球青蒿素需求量的四分之一。

產品銷非洲價格大跌

據孔雪萍介紹,該企業所有的青蒿素都銷往非洲,但這幾年青蒿素的價格下跌幅度巨大,從最高每噸600萬元降到如今的100多萬元。很多生產青蒿素的企業都已經在虧本經營,但這是治療瘧疾最有效的藥,必須生產。

去年在第八屆青蒿素國際會議上,就有企業吐槽,中國承擔了70%至80%的青蒿素原料生產供應。作為產業鏈的上游,原料種植和提純實際上是最辛苦的工作,但是下游的國際製藥巨頭因掌握更多青蒿素製劑專利,利潤空間遠比中國企業大,而大部分中國企業的製劑生產很難獲得國際認可。

比如,1994年,研發了複方蒿甲醚的軍事醫學科學院的研發機構與諾華公司簽署專利開發許可協議,後者負責複方蒿甲醚在國際上的研究和開發,前者則收取一定的專利使用費,通過申請專利,諾華坐享其成。

相關新聞
浸大教授:屠呦呦認真到「苛刻」 (2015-10-07) (圖)
寧波市領導電賀 市民湧舊宅拍照 (2015-10-07) (圖)
李克強致函賀屠奪諾獎 (2015-10-07)
梁振英網誌讚中外優勢結合 (2015-10-07)
青蒿素虧本生產 抗瘧奇佳不停產 (2015-10-07) (圖)
中國人首奪諾貝爾醫學獎 (2015-10-06) (圖)
《肘後備急方》 (2015-10-06) (圖)
小資料:50位名教授評審醫學獎 (2015-10-06)
特稿:「三無」科學家 救命數百萬 (2015-10-06) (圖)
屠呦呦簡介 (2015-10-06) (圖)
「中國神藥」治癒率97% 世衛首選 (2015-10-06) (圖)
中國青蒿素藥研隊伍 (2015-10-06)
屠呦呦:中國全體科學家的榮譽 (2015-10-06) (圖)
專家:鼓舞全球中醫藥學者 (2015-10-06) (圖)
面對質疑:我的書實事求是 (2015-10-06) (圖)
特稿:已故藥學家遺憾:外國搶註青蒿素專利 (2015-10-06) (圖)
花絮:生活上「粗線條」 工作中極嚴謹 (2015-10-06) (圖)
龍捲風襲順德 奪3命近80傷 (2015-10-05) (圖)
佛山屢現龍捲風 10月份首次 (2015-10-05) (圖)
吹走「黃金客」 茂名數百人困離島 (2015-10-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