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反對派屈政府「包庇財團」 趁亂否決民生議案


放大圖片

■陳克勤。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自政改方案被反對派否決後,香港社會撕裂,欠缺和諧不利發展。立法會昨日繼續辯論由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提出的「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議案。有反對派議員試圖混淆視聽,稱特區政府「包庇財團」,社會資源分配不公才是造成香港經濟停滯不前的原因。陳克勤批評反對派過分強調「階級鬥爭」及使用拉布手段,是在故意挑動社會矛盾。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也指,對政改普選方案被否決一事感「遺憾」及「失望」,他期望社會各界能求同存異,透過理性辯論解決問題。議案最後在地方直選組別因欠1票而被否決。

立法會昨日續會,討論「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無約束力議員議案。工黨主席李卓人在發言時聲稱,經濟發展的阻力並非來自政治爭拗,而是「少數財團」把持本港經濟資源,而「小圈子選舉」也令政權傾向權貴,令標準工時的議題受大老闆反對,社會資源「分配不公」,導致經濟發展增長減慢。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則再次將矛頭指向特首梁振英,聲稱是梁振英「出拳」把香港弄得翻天覆地,反對派基於「自衛」才會爭拗。

王國興批如倒錢落鹹水海

工聯會議員王國興反駁,政治爭拗的原因是反對派旨在推倒政府,把時間浪費在批評特區政府上,又在議會進行不合作運動,以至特區政府在運用公帑解決民生問題上有困難。反對派拉布次數多,過去1年有27項工程因拉布受到延誤,工程造價因此上升23億。23億其實可以用作扶貧、讓公屋租戶免租1個月、及向42萬人出「三糧」,現在金錢猶如散落鹹水海。

民建聯議員何俊賢指出,拉布已令議會難以維持正常運作,拖慢政府施政。他比喻說,有送文件的人碰跌了對方價值8元的豆腐,馬上向對方賠償10元,因為文件價值幾百塊,送文件者在衡量利害後終於決定放下爭拗,以免因小失大。他提醒,議員要了解政治爭拗對經濟帶來的影響,而且,議員應當謹記從政的初衷,要為香港人民做事,以帶來更好的生活。

陳克勤責挑動社會矛盾

提出動議的民建聯議員陳克勤批評,李卓人不應該挑動社會矛盾,因社會各界對香港建設都有出力,過分強調商界與勞工界的鬥爭,顯示李卓人的階級鬥爭意識根深柢固。他又反駁梁家傑對人不對事,把所有問題都歸咎於特首身上,是為「泛民」在公務小組拉布自圓其說。事實上,香港很多問題在特首梁振英上任前已存在,不是一朝一夕有人製造出來的。

蘇錦樑籲聚焦經濟民生

蘇錦樑在回應時坦言,政改方案經過兩次詳細公眾諮詢後,6月份普選方案被28名議員投反對票,最終被否決。他對香港未能在2017年實現普選感到遺憾及失望,但香港的經濟發展不能因此停下來。他呼籲各界聚焦在經濟民生議題,重新出發,以香港利益及長遠發展為依歸,求同存異,透過理性辯論解決問題。

在大會就陳克勤的動議表決時,社民連議員梁國雄要求等待當時不在現場的王國興返回議事廳才點票,但王國興未能趕及投票。議案在地方直選組別以12票支持,7票反對,及4票棄權,尚欠1票未能在地區直選組別中獲過半數支持,最後被否決。

相關新聞
反對派屈政府「包庇財團」 趁亂否決民生議案 (2015-11-27) (圖)
特寫:梁繼昌拋錯書包賴「太累了」 (2015-11-27)
「拉布三丑」民望跌 黃毓民九西包尾 (2015-11-27)
誇張失實 (2015-11-27) (圖)
來論:主流民意注重經濟民生 拒絕對抗呼喚溫和路線 (2015-11-27)
廿四味:「傘兵」自爆內幕露出真面目 (2015-11-27)
來論:建制派戰果不俗 未來挑戰不容低估 (2015-11-26)
港大錄音再流出 揭馮敬恩屈校委 (2015-11-26) (圖)
立選港島減1席 九西變6席 (2015-11-26)
吳克儉:校委主席依例「用才」 適時頒任命 (2015-11-26) (圖)
立會4𨋢「離譜」停用 (2015-11-26)
廿四味:「傘兵」冒起反對派矛盾更熾熱 (2015-11-26)
來論:香港年輕一代應放開懷抱認識國家 (2015-11-25)
經民聯220招助施政 倡設「一帶一路」發委 (2015-11-25) (圖)
劉江華訪京 會文化部雒樹剛 (2015-11-25) (圖)
蘇錦樑賀蔡冠深 出品麥兜獲獎 (2015-11-25) (圖)
楊偉雄:新工業利用智能互聯網優勢 (2015-11-25)
同病相憐 (2015-11-25) (圖)
廿四味:「傘兵」呃得一時,呃不了一世 (2015-11-25)
「十三五」規劃大背景下的滬港合作新機遇 (2015-11-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