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日前在北京舉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軍隊改革頂層設計方案終於水落石出。被稱為「建國後中國軍隊最徹底軍事變革」的此次軍改最大亮點是,實現了軍政、軍令分離,將軍隊體制分為兩大部分,即負責作戰指揮和負責管理的兩大系統,均由中央軍委直接總管,極大強化了中央軍委和習主席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次軍改既順應了世界軍事變革的大潮,也因應了中國和平崛起及所面臨的安全威脅的需要。建設與中國國際地位相稱的強大軍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力量保證,令港澳台同胞和全球華人華僑為之精神振奮。
軍政、軍令分離,是美俄英等世界主要軍事強國所普遍採用的軍事體制,也是當前發達國家軍隊發揮軍事作戰指揮效能和軍隊行政效能的行之有效的體制,是當代軍隊建設的必由之路。美國、俄羅斯等國的軍隊已經實現軍隊現代化建設,並在實戰中得到成功檢驗。
建國以來,中國軍隊基本沿襲了蘇軍編制體制,軍隊建設以陸軍為主,主要任務是實施國土防禦,為此一直實行大軍區制。目前全國有七大軍區,既分掌所有陸軍作戰部隊,又兼顧所有部隊訓練和行政管理;軍區空軍和海軍則實施軍種和軍區雙重管理體制,機構重疊、軍令不暢等結構性矛盾突出,已滿足不了現代戰爭快速多變、海陸空天電和網絡聯合作戰的新要求。新形勢下,沿用了60多年的中國軍事體制亟需變革。正如習近平所強調的:「改革是要為了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的體制性障礙和結構性矛盾,令軍隊組織現代化,進一步發展戰鬥力,建設跟中國國際地位相稱的強大軍隊。」有輿論形容,這次軍改被稱為「史上最牛」的軍改,是一場革命性變革,在中國軍隊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曾任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的退役海軍上將詹姆斯‧萊昂斯評價中國軍改時表示,「習近平努力推出軍改計劃,是要使中國軍隊更加機動化,使海空軍與陸軍更好地配合,通過軍改使中國軍隊更具靈活性。」
中央提出的全面實施改革強軍舉措,包括重新調整劃設戰區、組建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健全軍委聯合作戰指揮機構等措施,着力構建軍委-戰區-部隊的作戰指揮體系以及軍委-軍種-部隊的領導管理體系;調整軍委現行的四大總部體制,實行軍委多部門體制,由目前只有海軍和空軍兩個軍種司令部,再新組建陸軍司令部,等等。這些改革必將健全兵種領導管理體制,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新格局,實現軍隊最高領導層掌握部隊和高效指揮部隊的有機統一,讓軍隊的「中樞神經」更加高效靈敏,構建一支能夠打贏信息化戰爭、有效履行使命任務的現代化中國軍隊。
設立軍委紀委、軍委政法委和軍委審計署是此次軍改的另一大亮點,是落實習主席從嚴治軍、依法治軍的制度化安排。將組建新的軍委紀委、軍委政法委,調整組建的軍委審計署,從根本上將權力的籠子編密紮緊,有助於剷除諸如郭伯雄、徐才厚和谷俊山等軍隊高級將領嚴重腐敗現象滋生的土壤。是次改革將是全方位的,將精簡機關和非戰鬥機構人員,調整改善軍種比例,優化軍種力量結構,推動部隊編成向充實、合成、多能、靈活方向發展。由此可見,這次軍改立足於國情、軍情,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具體體現,將進一步釋放中國軍隊的戰鬥力,讓能打仗、打勝仗的「鐵骨鋼拳」更加精銳有力。
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國博弈加劇,內憂外患增多。一方面,隨着「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中國的企業和國民不斷「走出去」;另一方面,圍繞南海、東海等領土主權爭端日熾,全球反恐形勢趨於嚴峻,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維護國民海外安全利益問題擺到議事日程,這就更加需要強大的中國軍隊為國家和人民保駕護航。改革強軍已經成為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要求。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道路,改革強軍不是要稱霸世界,而是要打造一支同我國國際地位相稱、同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相適應的鞏固國防強大軍隊。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為軍改而歡欣鼓舞,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具信心和憧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