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5年11月2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把握服貿自由化機遇 實現互利雙贏


特區政府昨日與商務部簽署了內地與香港CEPA服務貿易協議。內地進一步對香港開放服務業市場,兩地基本實現服務貿易的自由化,為香港服務業進軍內地市場拓展商機,創造有利條件。相信隨着兩地投資及服務業合作水平的不斷提升,香港可憑藉自身優勢,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進一步參與「一帶一路」戰略並擔當更重大職責,實現兩地的互利雙贏發展。

這次簽署的CEPA新協議,是建基於去年特區政府簽署的《廣東協議》基礎上,內容不僅涵蓋《廣東協議》內有關服務貿易開放的承諾,而且進一步拓闊了市場開放的深度與廣度。新的協議不僅把大部分在廣東先行先試的開放措施推展至內地全境實施,減少了負面清單中的限制性措施,還在跨境服務和文化及電信領域的正面清單中新增了28項開放措施,簡化了香港服務提供者在投資合作過程中的合同章程審批程序,為香港服務業進軍內地提供更便利的營商環境,基本達到了中央「十二五」規劃中提及的,實現內地與香港基本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目標。

事實上,從供求關係上分析,龐大的內地市場對於香港服務業而言,如同一座寶庫,而正處於經濟轉型升級中的內地,尤其是經濟發達的東南沿海一帶,同樣寄望透過加深與香港服務業的合作,帶動當地金融等高端服務業發展,引導經濟向高增值模式轉變,優化地區經濟結構。故此,香港和內地之間在服務業合作,有着強烈的深度融合訴求。透過CEPA協議,兩地完全可構建互惠互利的雙贏合作關係。然而,即使《廣東協議》頒佈後,香港企業進入內地仍面臨「大門開,小門未開」的尷尬,這就要求新的協議在落實內地市場對香港服務業實行「國民待遇」的過程中,必須解決政策落實層面的障礙,真正讓香港服務業進入內地市場時不存在「隱形門檻」。

應該看到,CEPA協議使香港服務業在內地市場上「佔有先機」。香港業界可利用這一政策紅利,憑藉自身優勢,到內地市場上去大展拳腳,更要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協助世界各地企業透過香港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打開中國業務的大門,為香港創造更大的發揮空間。香港社會各界應該順應時代浪潮,把握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的難得機遇,實現個人事業、企業發展乃至香港整體經濟產業的再升級。

(相關新聞刊A11版)

相關新聞
標時立法分歧大 政府應積極斡旋
把握服貿自由化機遇 實現互利雙贏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