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網上情緣騙案外,商業騙案手法也層出不窮,其中有犯罪集團以「高回報、低風險、短時間獲利」等美言,誘騙受害人投資,更指介紹朋友加入有額外回報。起初受害人的確獲利,但投資其實並不存在,騙徒最後與資金同樣失去蹤影。
工具多花款 有用虛擬幣
警方商罪科前年錄得8宗投資騙案,去年增至18宗,受害人由621人增至748人,總牽涉金額由3.65億元增加超過兩倍至11億元。商罪科訛騙案調查組總督察鄧舜仁表示,騙徒所用投資工具種類多,除了傳統的股票、物業等,去年更開始有金礦、外匯以至網上虛擬貨幣等。
鄧舜仁指,集團會租用高級商業大廈,並邀請與騙案無關的名人學者舉辦講座,以及開設會員網站,令受害人信以為真。他續指,受害人交易時沒有簽署合同或簽署時沒有留意合同細節,都令警方執法難度增加,他呼籲市民多留意。
警去年堵英美流港7800萬
另外,警方指有外國企業被騙徒以虛假電郵冒充高層騙財,部分贓款流經香港作「洗黑錢」用途的案件也有上升趨勢,由前年兩宗增至7宗,涉金額更由3,100萬元激增至2.21億元。警方表示,去年最大宗案件涉及1.5億元,警方成功堵截從英國及美國流經香港共約7,800萬元,減少受害人超過一半的損失。
警方商罪科訛騙案調查組總督察潘雲展解釋指,騙徒一方面向受害海外公司職員寄出假郵件,冒充該公司高層,指示職員把鉅款轉賬至指定戶口,再把款項轉至海外;另一方面在本港開設空殼公司及戶口處理鉅款,騙徒成功開戶後會離開香港,把戶口轉交不法分子處理。 ■記者 莊禮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