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6遼寧盤山河蟹放流公益活動共計放流800萬隻扣蟹。 記者于珈琳 攝
社會收益年增過億 自然生態獲恢復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于珈琳 盤錦盤山報道)位於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的「河蟹之都」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日前迎來一年一度河蟹放流野養公益活動。近年來,河蟹放流已獲得經濟和生態效益雙豐收,上萬戶百姓受益,年均社會收益增超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時通過創造稻田混養的盤山模式等,有水就有蟹的自然生態得到恢復。
據悉,本屆放流公益活動分兩日兩批進行,每天放流扣蟹400萬隻,分別在遼河沿線、溝盤運河盤山段、盤山縣現代農業示範區等地進行。此次放流的幼蟹,經過約一年時間就會成長為重量普遍達3兩、膏滿黃肥的「盤山(盤錦)河蟹」,進而成為民眾致富的資源。
發展經濟 兼顧生態
目前,盤山的河蟹產業規模和效益居全國縣級之首,近年已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河蟹養殖規模達85萬畝,河蟹產量3.6萬噸,產值27億元,可實現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3,000元,河蟹產業從業人員達到7.8萬人。
取得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生態環境改善成果顯著。為了保持生態,盤山攻克了人工育苗、稻田混養、增殖放流等多道科技難關,讓盤錦市再次恢復了有水就有蟹的自然生態。
創新模式 「種養結合」
自1985年盤山縣開創性地成功開展蟹苗人工孵化試驗研究,並填補遼寧水產科研空白以來,先後創造了「種養結合、稻蟹雙贏」的稻蟹立體生態綜合種養等新技術、新模式。
與通常模式相比,稻田種養新技術可實現稻田養蟹畝增效益800餘元,畝綜合效益可達2,200元以上,並推廣輻射到20餘個省市和地區,建立20多個示範試點,全國輻射推廣面積達到了150多萬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