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實習記者 洪嘉禧)鄧養天(Issac)原是馬來西亞一名平面設計師,後來被新加坡知名導演林坤輝賞識而進入演藝行業,歷經波折的他曾在新加坡發展過3年,後來又到台灣發展過兩年,最後為了歌唱事業夢來到香港駐足。
《潛意識真偽》是Issac在港推出的首張專輯,《潛意識》是他最喜歡的歌,他滿有信心地說:「我來到香港便是想追求自己想做的音樂,我聽到這首歌的時候覺得非常感動,因為覺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慢慢地浮現出來。」
問他出專輯前可有任何壓力?他坦言曾感忐忑不安,因怕自己的廣東話說得不夠標準。但為了唱好首張廣東話專輯,他不斷學習,希望在演唱當中達到最佳效果。此外,他的壓力亦來自於香港人對他異國身份的接受性。然而專輯推出後,他覺得港人的反應都挺好,只要是好的音樂都會接受,Issac對此非常感謝。而說到銷量壓力,他坦言並不如前兩者的擔憂,他說:「我認為自己非常幸運,身邊有很多人給予我機會。」Issac直言不希望自己的歌曲太過大眾化,「出一首新歌,你也不知道別人是否會喜歡,不如直接做自己想做的音樂。」另他正學習作曲填詞,故每天會把特別的想法寫下。
Issac曾在大馬、新加坡和台灣發展過演藝事業,他坦言最喜歡香港市場。講到大馬市場,由於大馬有很多不同種族的人,華人並非佔大多數,因此華人於當地並沒發展優勢;再說到台灣,Issac認為台灣的歌曲類型以情歌為主,並不是他喜歡的風格,亦局限了他的發展,他形容台灣的市場是「入得快,走得亦快」,可見台灣市場競爭較大,歌曲的淘汰率因此很高;反觀香港,一開始可能要花長時間來使人們認識你,喜歡你,但如果大家喜歡你之後便會很長久,相比台灣樂迷,香港樂迷會接受到不同類型的歌。
開始打開心窗釋放感情
Issac現在港住了一年多,長時間多宅在家,「因為我在很多不同的地方住過,還沒有一班固定或很熟悉的會見面的朋友,但我會一直留港,我相信將會有一班好朋友出現。」他又表明很喜歡香港人,說:「香港人喜歡便是喜歡,不喜歡便不喜歡,他們的第一反應便可令人知道他們在想什麼,不用花時間去猜測什麼的。」不過出門在外,Issac當然掛念家人,尤其在過節時,問其家人有否給予壓力?他說:「家人很支持我,叫我盡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很感謝他們的支持。」對於愛情,他不強求,認為會出現的一定會出現,亦笑言:「理想型是不黏人的女孩。」
談到未來的發展,Issac透露會赴台拍戲,拍攝一套由大馬導演執導的台灣電影《離家出走》,出演片中其中一個單元故事,並會演唱電影主題曲。片中他還要挑戰多場喊戲,他笑言對此得心應手,因為自己易哭,「本來的我會把自己封閉,不讓其他人知道自己的內心,而現在的我開始打開心窗,所以更容易釋放感情,很容易受感動。」曾於大馬拍過電影和劇集的他,並不太擔心今次電影拍攝,加上自身經歷和角色相似,以助他更投入演出。
求進步的Issac在歌唱技巧方面一直有所改進,也開始懂得表達自己,不過若留港發展,他自言要先練好廣東話,「我一直都認為自己的廣東話有問題,令到我的自信下降。」未來他盼望能在港拍戲拍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