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有激進分子鼓吹「港獨」,要將香港從國家中分裂出去。王光亞表示,中央政府正嚴密關注「港獨」,而香港社會泛政治化,容易使青年產生對社會、對政府的不滿,強調「港獨」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注定走入死胡同。他指出,內地和香港要合作,不是疏離和對抗,而港人在內地發生災難時慷慨解囊,足證兩地同胞血濃於水。
「港獨」注定走入死胡同
王光亞在訪問中表示,香港出現鼓吹「自決」、「港獨」的小部分極端分子,中央對這股勢力正在嚴密關注。他認為,這種現象的出現,有深刻而複雜的歷史和現實原因:從世界範圍看,2008年出現金融海嘯,為很多國家的政治和社會生態帶來挑戰,世界很多地方還沒有擺脫危機的影響,激進和極端主義在很多國家有抬頭趨勢;就香港而言,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慢於周邊的國家和地區,青年的社會、經濟壓力很大。
他提到,近幾年香港社會泛政治化,處理一些極具爭議性問題引發的分歧和矛盾,容易使青年產生對社會、對政府的不滿:「我相信香港社會在思考這個問題,就像人的成長一樣,有一個成長的躁動期。經過這個時期,社會政治,包括新一代從政者都會成熟起來。我相信極端和『港獨』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注定走入死胡同。」
兩地合作不搞疏離對抗
王光亞強調,在「一國兩制」下,內地和香港要合作,而不是疏離和對抗。他指出,內地的改革開放從港澳獲益很多,港澳有困難的時候中央也全力相助,如香港面臨亞洲金融風暴、「沙士」疫情、金融海嘯等衝擊時,中央先後推出個人遊、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等一系列措施,幫助香港穩定市場,促進經濟復甦;在內地遭遇汶川大地震等特大自然災害時,香港同胞也紛紛慷慨解囊。「這都充分印證了兩地同胞血濃於水的感情。內地和香港要合作共贏,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空間。」
他承認,兩地意識形態不同,但相信不同意識形態的社會,並不必然走向對抗,兩地仍然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也有可以互相學習和借鑒的地方。 ■記者 陳庭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