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多個海灘近日發現大量海上垃圾,特首梁振英昨日聯同多位官員到大嶼山清理垃圾。梁振英表示,最近數星期有許多內地家居垃圾沖到本港海域,情況特殊,政府會盡快與廣東當局一同跟進。內地海洋垃圾湧港,情況嚴重,近乎生態災難。特區政府有必要追根溯源,明確垃圾湧港的成因,進行對症下藥的防治。粵港合作推動環保有成功先例,構建珠三角優質生活圈亦是兩地政府共同理想和責任,政府應主動尋求廣東方面的合作,運用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的平台,共同防範垃圾污染海洋,避免殃及香港。
近期本港南部海岸出現大量垃圾,情況非比尋常。本月1至9日不足10日之內,康文署及食環署已收集到約7萬8千公斤海上垃圾。環保署及環保團體均認為,今次香港海岸的垃圾災情,相信與珠江沿岸省市出現嚴重暴雨及洪水有關,大量垃圾隨洪水漂流到香港西面或南面,導致大嶼山或香港島附近離島的南邊海灘被大量海洋垃圾污染,影響市民炎夏暢泳的心情,更危及海岸動植物的生存。若情況惡化,後果不亞於一場生態災難。
特首梁振英率領官員到被污染的海灘清理垃圾,顯示特區政府高度重視問題。梁振英表示,環保是全社會的工作,呼籲全港市民共同從源頭減廢、減少產生垃圾,並協助清理海岸線、沙灘和海面的垃圾。政府則發佈新聞稿指,研究發現逾8成海上垃圾源自本地陸上,會探討在泳灘及其他康樂場所安裝更多飲水機,令泳客減少使用即棄水樽。源頭減廢,減少垃圾,有助防止垃圾「圍城」;而此次本港海岸遭垃圾污染,源頭可能來自內地,特區政府應該查明垃圾源頭,尋求標本齊治之道。
粵港一直大力推進環保合作,今年3月在香港舉行的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21次工作會議,就將環境保護合作列為今年粵港合作工作的重點。粵港合力治理空氣污染,惠及兩地民眾,是成功範例。珠三角的空氣污染物曾經大量飄到香港,積聚不散,令香港市民叫苦不迭。2002年粵港政府共同發表了《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氣質素的聯合聲明》,明確削減空氣污染物排放的目標,成立了粵港空氣質素管理及監察專責小組;2003年雙方制訂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空氣質素管理計劃,推出針對發電廠、機動車及高污染工序的減排措施;2014年,粵港澳三地簽署了《粵港澳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治合作協議書》,進一步推動空氣污染防治,改善區域環境。經過10多年的努力,如今香港空氣受內地污染的情況已經明顯改善。
粵港聯席會議曾經共同宣佈,打造「綠色大珠三角地區優質生活圈」。粵港一衣帶水,海洋垃圾損害兩地人民的生活和健康,治理海洋垃圾,造福民眾,是兩地政府的共同責任。借鑒兩地成功治理空氣污染的經驗,兩地應立即通過粵港聯席會議的合作機制,成立治理海洋垃圾的專責小組,盡快開展合作,改善內地河道配套,堵截垃圾進入河流再沖入大海,保護粵港共有的碧水藍天。 (相關新聞刊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