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憑試對不少考生來說就是一場戰事,努力及堅持缺一不可,對香港紅十字會雅麗珊郡主學校的殘障考生來說,在這場戰事上的付出更是常人的十倍、甚至百倍。該校學生林穎怡因患上脊髓肌肉萎縮症,不單要以輪椅代步,也她難以控制手部肌肉,部分要畫圖的科目需由代筆協助或電腦作答及加時,惟應考時間由1小時加至1小時45分鐘,午飯時間被迫縮短,緊接着再應考另一科,令小妮子的體力透支,但她仍堅持用手一筆一劃,逐題作答。雖然軀體孱弱,憑着鋼鐵意志,終考獲6科20分成績。
從小就患病的穎怡沒有怨天尤人,「我相信路一直都在,視乎你想怎樣前行。」在旁的雅麗珊郡主學校校長胡小玲表示,如穎怡這些學生往往吃飯需時,但遇上同一天應考兩科,加時便令中間的午膳時間被迫縮短,「基本上沒什麼時間吃飯。」雖然如此,穎怡還是堅忍地完成了整個文憑試,並獲理工大學社會科學副學士課程優先取錄。
覺悟很幸福 奮力學習克服殘缺
同校的梁頌禮年幼時跟常人無異,在主流學校上學,殊不知病魔來襲,7歲時證實患上裘馨氏肌肉萎縮症,走路蹣跚,病情更慢慢嚴重,12歲開始要坐輪椅。不過樂觀的他說,比起其他患更重病症的同學,自己已很幸福,「其他身體情況比我更差的同學都很努力,我更加不能偷懶。」 未有補習的他,靠校內老師指導及自己奮力學習,戰勝了身體的殘缺,取得最佳5科19分的成績。
就讀紅十字會另一特殊學校甘迺迪中心的梁培健,則取得最佳5科13分成績,他在3歲時患上脊髓肌肉萎縮症,令他全身肌肉萎縮,脊骨變曲且渾身無力,要靠輪椅代步,病情亦令他的手部變形, 要靠代筆和電腦答題。他坦言,文憑試最大的挑戰是體能的問題,「日以繼夜地溫習,壓力不少的」, 但他學會堅持,並為自己訂立了一套減壓的方法, 「我會在溫習途中 ,觀看配有中英文字幕的電影 ,減壓之餘又能增強語文能力 。」 ■記者 吳希雯、鄭伊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