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旦大學近代中國人物與檔案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吳景平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近年來隨着史料逐漸公開,對歷史人物的研究不斷深入,亦越來越客觀,今次辦展即體現了對歷史以及歷史人物的尊重。
坊間評價臉譜化
若干年前,坊間談及宋氏三姐妹,便是「大姐愛錢,二姐愛國,小妹愛權」,吳景平認為,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最危險的就是臉譜化、簡單化。「在那個特定的年代,三姐妹都是愛國的,權力、國家、金錢,不是只能選其一、而不能選其二。」
吳景平提到,宋氏三姐妹中,目前所知涉及宋靄齡的史料相對較少,但相關研究亦在陸續推進。事實上,三姐妹中年齡最長的宋靄齡,從美國完成學業回國後,1912年開始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期間,孫中山「二次革命」失敗,為了堅持革命,不得不流亡日本,宋靄齡公開站在了孫中山一邊。
「那時在日本,公開和孫中山以及其他革命黨人密切往來,本身就很了不起,我們以往對宋靄齡的這些行為關注不夠。」吳景平說。1914年9月,宋靄齡與孔祥熙結婚,此時,宋慶齡才正式接替姐姐,擔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
展覽開幕禮上,嘉賓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亦指出,宋氏三姐妹都是孫中山主義的追隨者,目標是一致的,雖然選擇達成目標的路線有異,但終必殊途同歸,她們在天之靈必以這次展覽為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