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香港專題 > 正文

累教育政治化 葉建源挨批

2016-09-01
■蔡若蓮(右一)及葉建源(左一)就多項大眾關注的教育議題各抒己見。 曾慶威  攝■蔡若蓮(右一)及葉建源(左一)就多項大眾關注的教育議題各抒己見。 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香港大學職員協會與香港高等院校教職員會聯會昨日舉辦立法會教育界選舉論壇,邀請候選人蔡若蓮及葉建源就多項大眾關注的教育議題各抒己見。蔡若蓮指出,近年教育界事無大小都能牽涉政治,並批評葉建源過去4年多次鼓吹教育政治化,任由學生成「政治炮灰」,不負責任,又經常與不同反對派政團連結,政治關係千絲萬縷。葉建源則訴諸陰謀論意圖抹黑,稱蔡若蓮參選時「隱瞞」教聯會背景,是「另有所圖」。蔡若蓮踢爆指,葉其實也是教聯會永遠會員。

兩名候選人在是次選舉論壇上圍繞「一帶一路獎學金」、「普教中」、TSA操練、大學管治及教師待遇等多項教育議題展開辯論。葉建源聲稱,特區政府投放10億資金予「一帶一路獎學金」是「有政治目的」,表明不支持設立。蔡若蓮則認為,培養香港學生的國際視野有益處,但建議資助比例側重本地學生,讓他們有機會修讀當地特有學科,加強往「一帶一路」國家留學的意義。她同時指,不應將事件政治化,甚至拒絕交流機會,將香港封閉於世界之外。

蔡若蓮:廢校監不應是唯一答案

葉建源在發問時間要求蔡若蓮就大學管治問題表態,包括是否贊成特首作為必然校監。蔡若蓮強調,維護學術自由,院校自主非常重要,而所有制度都應與時並進,她相信「廢除特首校監必然制」可以是一個選項,但不應是唯一答案,過程中應該經過理性討論,尊重各持份者意見,「不是推出一個方案逼人贊成或反對,一遇他人反對即發動群眾壓力,脅迫大學就範。」

就TSA操練風氣問題,葉建源認為分為文化及制度兩個層面,「文化問題很難單憑一個議員就能改變,制度上較易處理」,他進一步指近年學生在文憑試及升學試以外,還要應付TSA評估,考核比過去任何年代都多,問題必須正視;蔡若蓮則認為本港社會競爭激烈的風氣是問題核心,該從改革整個升學階梯着手,僅廢除某項測驗考試無補於事。

本身為教聯會副主席的蔡若蓮,過往曾多次解釋因不希望受團體意見影響,所以以獨立身份參選,又承諾假如教聯會與前線教師立場有異,將會跟從後者。但在論壇上,葉建源仍然指控她「隱瞞」教聯會背景,又質疑蔡沒有於宣傳單張上列明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身份,是「有誠信問題」。

蔡若蓮反駁「看不到在一間津貼中學做校長有何問題」,並批評葉建源自己也是教聯會永遠會員,卻從沒提起,又經常與政黨連結,「對(香港大學學生會前會長馮敬恩)偷錄、學生衝擊、圍堵等明顯不過的錯事含糊其辭,明明聲稱自己不贊成『港獨』,卻要老師跟學生討論『港獨』事宜,這是什麼道理?」她批評葉屢次將教育事件政治化,令學校沒有寧日。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