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慶後從80年代承包了一家校辦工廠,帶着兩名退休教師借款14萬元開始創業,那時候的他就立志要幹出一份事業讓別人看得起。「我是從代銷4分錢一支的棒冰起家的,那時對方一個電話來要買一箱,四塊錢,我也要騎着三輪車冒着酷暑送過去,從小生意做起。」後來又給別人代銷保健品,正是在這個過程中,他發現了兒童營養保健品這個巨大的空白市場,隨後就有了娃哈哈的第一個產品娃哈哈兒童營養液,從此開始了娃哈哈傳奇式的大發展之路。
如今競爭大 成功添難度
他說,他當年創辦企業的時候,雖然日子苦,但是社會上百廢待興,機會很多,又是緊缺經濟,只要肯幹肯動腦,成功其實並不難。但現在日子好過了,競爭卻激烈了,機會也就少了,辦一個企業當老闆想成功要比以前困難的多。
「現在的創業環境和我們當時是不一樣的,現在創業首先是眼光要準,第二要看看有沒有能力,第三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會有成功也會有失敗,成功了不要得意忘形,失敗了也不要垂頭喪氣。人生那麼長,必須要踏踏實實一步一步來,千萬不能好高騖遠,現在年輕人有些想一夜暴富,但是也可能一夜暴負。」
他認為,現在社會上都在倡導「大眾創業」,很多大學生畢業以後找不到好的工作,就開始自己創業。當然年輕人有闖一闖的勇氣是好的,但也要看到其中的風險。大學生剛剛進入社會,社會經驗少、風險意識差、抗風險能力低,因而一味鼓勵他們進行創業是有風險的。其實與其鼓勵大學生創業,倒不如鼓勵機關幹部進行創業,因為機關幹部畢竟有經驗還有人脈關係。
大眾創業要做好風險防控
宗慶後提出,在鼓勵大眾創業問題上,政府應當做好引導和服務工作,出台更多具體的創業扶持措施,在鼓勵全社會積極進取的同時,也要做好風險防控措施,避免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他也希望年輕人對現實和困難要有清醒的認識,「不是只有做老闆才叫創業,其實把各行各業做好了、做出成績來也是創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就業也是在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