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配合機場第三條跑道工程,赤鱲角海天客運碼頭來往澳門及珠海的高速船,由去年底改行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以北海域。環境諮詢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機管局提交的報告,報告指高速船對中華白海豚無明顯負面影響,而龍鼓洲海域仍是中華白海豚的重要覓食地點。
不過,多名環諮會委員批評報告未有就改航道前後作比較,要求當局提交更詳細資料。
為減少三跑工程對海豚的影響,高速船需改道及在指定區域以限速每小時15海浬行駛。機管局委託顧問公司研究的《海天客運碼頭高速船管理計劃對中華白海豚的效益報告》指出,龍鼓洲及龍鼓水道仍是中華白海豚的重要生境,海豚在該地移動時間為36%,覓食時間約35%。
顧問公司代表昨日於會上稱,過去6個月,龍鼓洲以北海域出現52個海豚群體,當高速船以每小時15海里駛經相關海域,仍有海豚出現,顯示高速船對海豚無明顯負面影響。
不過,有委員在會上批評報告沒有比較改航道前及改航道後,對海豚數量及行為之影響,因此難以了解高速船有否影響海豚的行為,亦無證據顯示高速船沒有造成負面影響。專家顧問回應指,並非不能作比較,但這是初步調查,而且調查樣本不多,故進行比較時需小心。
另外,機場島北面、受填海影響範圍的海域,發現6,400個全球罕見、生長速度緩慢的柳珊瑚群落,機管局計劃移植其中300個群落至陰仔灣。顧問公司代表說,只有生長在可移動石頭上的柳珊瑚群落才適合移植,故只能移植其中約300個群落。
不少委員關注會否移植失敗,機管局表示,按照以往經驗,相信移植成功率高。 ■記者 鄺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