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敖敏輝 惠州報道)岳美中、任應秋、董建華、方藥中、鄧鐵濤......在國內外中醫界,這些名字如雷貫耳。有一個人,有幸做過他們的學生,博採大家之長,他就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國醫大師王琦。在第32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王琦大師向本報記者深情回憶起恩師們的傳道授業點滴,及他們為傳揚中醫國粹、為國育才的良苦用心,指老一輩人的治學精神,最值得我們傳承和學習。
70年代名家效國組研究班
新中國成立後,中醫在國內雖得到長足發展,但在一定時期內面臨人才匱乏的尷尬境地。1974年,時任中央首長保健醫生的中醫名家岳美中在為一位首長看病時,提起了中醫後備人才不足的擔憂,該位首長很快作出批示並經批准,以北京西苑醫院為基地,組建首屆全國中醫研究班,每省推薦一名優秀青年中醫赴京學習。與此同時,全國最優秀的中醫名家紛紛從各省赴京,自告奮勇為國效力,親自教授一眾後學。
「岳美中、任應秋、董建華、方藥中、鄧鐵濤等,都是我們研究班的老師。」作為江蘇唯一代表的王琦回憶着說,這些老師幾乎是與學生們貼身教學,把平生所學悉數傳授給他們。
老前輩傳道精神值得學習
經過兩年的學習,32名學員畢業,回到各自崗位。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王琦從3,000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首批50名中醫研究生班學生之一,跟隨方藥中實習臨床。王琦的研究生畢業論文是關於體質學,也是在方藥中的指導下完成的,而這正是他開創中醫體質學的發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