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秋影的母親是一名小學老師。陳秋影坦言,母親所傳遞出的身為教師的快樂情緒深深地感染了自己。而在自己如願成為一名教師後,「愛」也成了她教書育人的第一法則。她說,「我愛每一個學生,同時我也跟他們一起成長。」
在八一學校執教的15年,陳秋影度過了她最美好的青年時代,這也是令她驕傲、感激至今的教師時光。她向記者介紹了八一學校歷史:1947年,由聶榮臻司令員在晉察冀軍區所在的河北阜平縣農村根據地創建,隨着北平和平解放搬遷入北京海淀蘇州街一帶。
陳秋影回憶:「記得有一年我帶學生去延慶拉練,背着背包一天就走了四五十里路,最後發現自己的腿都腫了。」陳秋影回憶說,即便如此,一到達目的地,自己還是馬上給學生們分房子、分柴火、分米麵。因為要住在老鄉家裡,她就叮囑孩子們要早起幫老鄉打掃院子、挑水,但千萬不能磕着碰着自己。當時在場的老鄉都說「這老師真是仁義啊!」
注重愛心與多元發展
陳秋影始終堅信,要培養一個具備健全人格的公民,就要從小做起,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一步步地升華他的道德覺悟,逐步養成良好的人格。對於今天那種倡導「依據社會需求培養學生」的觀點,陳秋影不甚贊同,「學生不是工廠車間流水線上產品,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感悟和特性,人生各有各的路途」。
在愛心與多元發展的思想指導下,陳秋影培養出了在各行各業出類拔萃的優秀桃李,也贏得了學生們持久的愛戴。陳秋影說,現在很多學生的知識早已超過自己,所以自己反過來要向他們學習。「和學生一起成長已經是我人生的一大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