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國駐南寧總領事 盼拓基建產能合作
編者按:1991年,中國與東盟開啟對話進程,揭開了中國-東盟合作的序幕。雙方於2003年建立戰略夥伴關係,2010年全面建成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雙邊貿易額從1991年的80億美元,到2015年達到4,722億美元,增長近60倍。中國連續7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則連續5年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今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係25周年,中國與東盟關係正在由成長期轉入成熟期,本報今日起推出「雙贏:中國-東盟25周年再出發」系列報道,聚焦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國家發展戰略對接進展,中國與東盟的港口城市合作網絡、跨境合作區、海洋經濟區等重點項目情況,展望未來雙方經濟關係發展所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過去25年,中國與東盟用對話與合作的方式,架起了信任與友好的橋樑。在第十三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舉行前夕,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老撾、柬埔寨、緬甸等六國駐南寧總領事,分別接受香港文匯報的採訪。各國領事不僅積極響應參與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更寄望雙方在基礎設施和產能合作等具體項目上,能取得豐碩成績。■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徵兵、胡進、朱曉峰 南寧報道
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東盟國家的積極響應。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雅萬高鐵等一批互聯互通的項目相繼啟動,正在迅速改變中國與東盟各國的交通格局。與此同時,中國的技術、資金,和東盟各國的強勁發展需求,也成為雙方長足發展的牢固基礎。
泛亞鐵路推進 經濟效益漸顯
越南駐南寧總領事范清平稱,越中在「一帶一路」、「兩廊一圈」(指「昆明-老街-河內-海防-廣寧」和「南寧-諒山-河內-海防-廣寧」經濟走廊及環北部灣經濟圈)發展合作背景下,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進展順利。最新的消息稱,廣西南寧-憑祥-越南同登-河內鐵路快速鐵路中國段將於年內開工,越南段也將於近期完成中越鐵路合資公司股比後,擇日開工。而廣西東興-越南芒街-下龍市-河內鐵路已在規劃階段,中越雙方目前正在洽談中。
同樣看好中國高鐵的還有泰國。泰國駐南寧總領事蔡樂.蓬蒂窩拉衛說,中泰高鐵項目仍在談判中,全部使用中國技術、標準和裝備,將是泰國首條標準軌鐵路。該項目還是泛亞鐵路中線的重要組成部分,泛亞鐵路一旦貫通,泰國作為區域交通樞紐的地位將得到充分體現。他表示乘坐過從北京到上海的高鐵,稱感覺就像坐飛機,非常平穩,沒有一點震動,他對中泰高鐵項目極具信心。
老撾駐南寧總領事萬習.維拉亞彭表示,正在施工中的中老鐵路,承載着老撾從一個「陸鎖國」變成「陸聯國」的願景。借助這條鐵路,老撾將成為東盟地區重要中轉國,所承擔的交通樞紐作用也將逐步顯現。
建港口合作區 吸中資增就業
剛剛到任的柬埔寨王國駐南寧總領事努西瓦塔稱,中國政府提出的「 一帶一路」構想給柬埔寨提供了共贏的機會。柬埔寨可利用絲路基金來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據柬方統計,中國累計協議投資額已超過100億美元。柬埔寨西港特區是中國首批境外經貿合作區之一,已有近百家企業入園,為柬埔寨當地提供1.3萬個就業崗位,來自中國的企業佔七成以上。
馬來西亞駐南寧總領事黃奕瑞說,巴生港口目前是世界第12大貨櫃港口,其貨櫃裝卸量預計在2020年創下1,630萬個標準箱(20呎標準貨櫃,TEU),幾近飽和,而馬中兩國共建巴生第三港口,能吸引更多中國公司進駐巴生港口自由貿易區進行開發投資。黃奕瑞還透露,在馬六甲有一個島是專門為中國商人招商、開發的。「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馬中還推出了涵蓋馬來西亞6個港口和中國北部灣港在內的11個港口的馬中港口聯盟計劃,這必將帶動兩國船運和周邊行業的快速發展。
緬甸駐南寧總領事昂哥稱,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把亞、非、歐三大洲,特別是中國與東盟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緬甸期待與中國的合作會越來越多,成果也越來越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