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教育監管並重 堵塞手遊消費漏洞

2016-09-15

消委會今年頭8個月接獲72宗涉及手機或網上遊戲的投訴,有消費者玩遊戲竟然「被消費」過萬元。科技令娛樂消費模式日新月異,手機遊戲大行其道,不少更標榜「免費」吸引玩家,其實暗藏收費項目,令消費者隨時「中招」。大量投訴事件告訴我們,消費者在虛擬世界娛樂消費時,應衡量箇中風險,避免沉迷招致損失;而當局更應與時俱進,加強對新科技消費模式的規管,堵塞漏洞,注重宣傳教育,切實保障消費者權益。

手機遊戲已經發展為一個龐大的產業。有報告預測,今年全球手遊收入將達369億美元,超越電腦遊戲。作為新科技、新模式,消費者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從消委會的報告來看,市民至少需要吸取以下三方面教訓,免枉交學費。

首先,不能沉迷其中。有事主先後花費超過8000元購買遊戲點數,希望抽中遊戲中的稀有角色,但嘗試300多次仍然失敗,深感後悔。對此,遊戲公司回應指,中獎幾率與抽獎次數無關,條款早說明不作退款。遊戲就是遊戲,我們不可過於求勝心切,過度沉醉在虛擬世界,購買付費項目前,更應細閱交易條款和細則。

其次,多學習,多了解,提升防「中招」意識。有事主將手機遊戲給9歲兒子玩,兒子點擊收費項目,由於事主已經在遊戲程式綁定了信用卡免密碼支付,到收到賬單才驚覺花費高達13500元。

現在很多手機程式都會默認綁定信用卡免密碼支付功能,一不小心,手機支付會墮入消費無底洞。在這個個案裡面,涉事公司回應指,用戶可以自行更改手機的支付限制,改為必須輸入密碼,甚至停止所有購買功能。但撫心自問,很多人下載遊戲純粹為玩,對其中的功能設置根本未有深究,更不知道從何限制這些權限。更不排除部分遊戲開發商刻意設置免密碼支付,好讓消費者「唔覺意」之下支付金錢。更有甚者,很多開發遊戲的公司僅僅提供電郵聯絡,連客戶服務電話都無;消費者遇到問題,往往追訴無門;如果涉及境外的遊戲公司,追討更難上加難。

面對手機娛樂、消費錯綜複雜的問題,並非消費者單靠提高警覺可以解決。政府積極促進業界完善服務,保障消費者權益,責無旁貸。政府應考慮引入新法例、新手法,規管新消費模式,懲罰刻意欺客牟利的經營者,主動採取措施堵塞監管漏洞,嚴防有人在混水摸魚。同時,要做好消費者宣傳教育,提醒大家如何避免墮入手機消費陷阱,防範消費糾紛不斷發生。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