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禁政治表態「洗學生腦」 保良局推教職員守則

2016-10-24
黃均瑜黃均瑜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子優)最近「港獨」向中小學生「埋手」,引起家長關注。轄下有逾四十所中小學的保良局,最近推出新的教職員行為守則,當中列明禁止教師利用學校平台發放政治信息,並要求教師不應以私人通訊平台向學生或工作有關持份者發放政治立場信息,嚴重違規者可被終止職務。有教育界人士認同保良局的做法,認為此舉為避免教師將其政治立場加諸在學生身上,向他們洗腦,亦有助學校高層處理教師涉及政治宣傳或向學生洗腦的事件。

保良局最新教職員行為守則,內容涵蓋教職員工作態度、專業操守、防止賄賂及版權法等不同指引,在「政治立場」部分,則提到「教職員不應透過私人通訊平台,向學生發放涉及政治立場或取態的訊息,以免影響學生獨立思考與判斷。

若違守則可終止職務

守則亦列明,教職員應盡量避免透過私人通訊平台,向與工作有關持份者發放涉及政治立場或取態的信息,「以免造成該等人士對辦學團體及本校不必要的誤解」。守則強調,條文適用學校所有全職及兼職教職員,若有人違反守則可遭紀律處分,嚴重者更可能被學校終止職務。

保良局發言人回應指,今年初成立由屬校校長、教師及職員代表組成的工作小組,在參考不同指引及法例,及多次諮詢屬校校長及教職員後,制定了相關行為守則,再交由屬校的校董會按校本情況,考慮是否採納及於校內推行。有保良局校董稱守則僅供傳閱,有意動議於下次法團校董會討論事件。

事實上,保良局屬校曾發生多宗醜聞,包括有教師今年2月於家長通訊群組發放「打倒建制今日靠你」等新聞連結,更涉呼籲家長在立法會選舉投票予其心儀候選人。

有消息指,新守則為防止日後再發生類似的醜聞。

張民炳:無損言論自由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昨日回覆本報查詢時指,保良局制定上述守則並無問題,「現在教師亦可以有自己的政治立場,只是要求他們不應將其立場加諸在學生身上,正如『佔中』時有較激進的教師私下向學生『洗腦』,守則正好回應了社會的憂慮。」

就有教師稱擔心言論自由或教學受限制,張認為並無影響,因教師教學時應向學生列明正反立場的利弊,以多角度分析,這與守則提到不應在私人通訊平台向學生作政治表態的要求無衝突。

黃均瑜:做法合理

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黃均瑜亦指,保良局的做法合理,可從校本入手釐清學校對教職員有關政治表達的要求,方便學校高層處理類似的事件,亦避免教師誤墮陷阱,「教師的言論要符他們的身份,亦要與辦學團體吻合,不是你想向學生或家長說什麼就說什麼。」

教育評議會主席蔡國光認為,近年校園政治化愈來愈嚴重,保良局此舉是盼教職員避免牽涉一些教學以外、具政治爭議的問題,他坦言教師難以界定箇中「政治立場」的定義及違規的界線,認為辦學團體需要與學校及老師加強溝通,解釋清楚。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