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社評 > 正文

樓市又見新高 政府需再出新招

2016-11-01

本港樓價迭創新高,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數據顯示,9月私人住宅樓價指數按月上升2.78%,連升6個月,升至295.5,再創今年新高。租金指數亦持續上升,按月上升0.8%,連升5個月。市場預期明年首季前,樓價有機會超越去年9月的水平,創出歷史新高。房屋雖具投資工具性質,更是生活必須,樓宇供應關係市民大眾的基本生活品質,當局必須主動採取措施,壓抑各種投機炒作需求,引導市民的心理預期。尤其在總體經濟放緩的大環境下,樓市如脫韁野馬勢必增加民怨,激化社會深層次矛盾。檢討樓市需求管理措施,優先保障本地市民的置業需求,刻不容緩。

回顧今年年初,樓價仍有調整壓力,但3月開始已經展開反彈。市場相信美國加息空間不大,低息環境持續及市場資金充裕,加上市場炒家推波助瀾,樓價再創歷史新高已經近在眼前。加上近來人民幣貶值預期加強,一些內地投資者為對沖幣值影響,不惜支付特別印花稅也來港買樓,進一步加強了市民大眾對樓價易升難跌的心理預期,為熾熱的樓市火上加油。

事實上,今年以來,本港樓宇供應並不少。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數據,首三季有10700伙私人住宅落成,同比增加3成半,施工量更達19100伙。當局預計未來三至四年一手私人住宅供應將達到93000伙,是有記錄12年以來最高水平。如此「源源不絕」的新樓供應,仍然未能消除市民對長遠住宅單位供應不足的憂慮。究其原因,是市民目睹政府拓地之難,對未來能夠提供充足的土地發展信心不足。早前發展局的諮詢文件就指出,本港到2043年尚欠200公頃的房屋用地,這還不包括經濟和社區用地,必須發展新界北新市鎮,以及在合適地點填海造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長遠土地和房屋需求。

本港房屋問題既有短期的挑戰,亦有長遠的困局。如何保障本地市民的置業需求得到滿足,令樓價不再嚴重超越普羅大眾的購買能力,更是迫在眉睫。當局自去年2月底出招壓抑樓市後,其「辣招」已經完全被市場消化。面對港人置業需求、市場投資需求與供應之間的矛盾,港府有迫切需要審視過去推出的需求管理措施,特別是針對外來資金湧港買樓的新形勢作出檢討。至於長遠的土地困局,則需要當局展現決心和魄力,開闊思路,加快研究及推出包括維港外填海、利用保育價值較低的綠化用地等多種措施。與此同時,保育組織、環保團體、地方利益等各方持份者也需要放下歧見,從香港長遠利益出發,以基層利益為重,共同解決這個長期困擾香港社會發展的難題。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