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傳媒報道指港鐵沙中線可能出現高達200億元的嚴重超支,令輿論再次高度關注本港大型基建工程的超支問題。客觀而言,由於大型工程工期較長,不可控的因素較多,出現一些延誤和超支在所難免。但是,對於數額巨大的超支和數年以上的延誤,政府有關部門就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並採取積極措施,有效地推動工程建設速度,盡量減少公帑的超支。同時,對於超支和延誤項目,也應該查明原因,根據合約進行有效問責。另外,還要提高工程項目的透明度,讓社會大眾了解施工的進展情況,這也是一種有效的監察。
香港近年來大型基建工程的延誤及超支屢屢發生,有些項目超支的數額更令人震驚。有傳媒報道,連番出現工程延誤的沙田至中環線,估計會錄得高達200億元的超支,令該項工程的整體造價由798億上升到接近1000億,不僅成為本港造價最高的鐵路項目,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對此也證實由於多個因素影響,沙中線造價的確會高於原本估算,但確切數額仍要等候港鐵公司評估報告。顯然,這個項目的嚴重超支,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平時我們運用一分一毫的公帑都要非常小心,力求少花錢、多辦事,但一個項目就大花灑地多用了200億,可以說是把許多人的努力在一瞬間就一筆勾銷了,香港財政還有多少個200億呢?因此,許多市民聞之都非常不滿,強烈要求政府有關部門必須查明超支原因,對於失職者要進行嚴肅問責。
當然,大型工程超支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一方面是客觀因素影響,由於一些無法預計的情況,包括處理相關司法覆核,以及公眾諮詢期延長等因素。加上在施工過程中也有可能遇到一些事先沒有估計到的困難,如岩土情況或惡劣的天氣等等,導致工期延長,有關開支就不得不相應增加;另方面,就是一些人為的因素,包括監管不到位,沒有及時察覺到可能超支的情況,從而未能採取有效措施,盡量減少超支及延誤。對於前者,社會大眾是理解的,但是,從過去的例子看,高鐵香港段的超支及延誤,就是有着嚴重的人為失誤因素,當局也已經作出了必要的處理。至於沙中線的嚴重超支問題,有關當局也應進行深入的調查並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既要盡量加快工程建設的進度,有效減少超支,更要查明原因,追究責任,對失職者給予必要的處分,以扭轉這種對公帑嚴重超支漠不關心、得過且過的官僚主義作風,避免由於人為因素導致凡工程必超支、延誤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