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上半年完成框架草案 學者:關注域外大國公開介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靜 北京報道)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日發表《中國的亞太安全合作政策》白皮書,這是中國政府首次就亞太安全合作政策發表白皮書,白皮書在地區熱點問題部分將海上問題單獨列出,並表示要爭取早日達成「南海行為準則」。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在昨日發佈會上透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進入非常重要的階段,力爭在上半年完成「準則」框架草案。內地學者認為,南海問題未來「變量」潛在於個別域外大國由隱性介入轉為公開介入,這將會讓南海局勢走向複雜化和擴大化,「這也是當前我們的主要擔憂以及我們和其他相關國家需要防範的內容。」
劉振民表示,中國與東盟國家2002年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2013年9月在中國蘇州舉行的落實《宣言》高官會正式啟動關於「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磋商一直有序地進行,每年都有新進展,過去四年磋商也有了一些早期收穫。
擬與東盟展開三方面合作
劉振民稱,現在「準則」磋商進入非常重要的階段。「請大家放心,我們不會等到6月30日,肯定盡早地把『準則』框架草案提出來」,劉振民說。他同時表示,這只是「準則」磋商中的一個階段性進展,下一步磋商任務還更加繁重。
劉振民認為,南海問題之所以成為熱點,主要還是外交層面炒作的問題。當前,在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勢有所降溫,並呈現積極發展態勢。「我們希望2017年成為南海合作年,合作勢頭能夠推動起來。」
劉振民透露,下一步中國將與東盟國家開展「航行安全與搜救」、「海洋科研與環保」和「打擊海上跨國犯罪」三方面務實合作,並就此成立三個合作委員會。
中國社會科學院海疆問題專家王曉鵬昨日對本報表示,近期南海局勢由緊張轉向緩和,總體穩定,但是未來可能會存在一點變量。「如果未來出現一定變量的話,主要來源就是個別域外大國,可能會挑起爭端,可能會表現在他們在南海角色的轉化,比如由幕後轉到台前,由隱性介入轉為公開介入,這將會讓南海局勢走向複雜化和擴大化,這也是當前我們的主要擔憂以及我們和其他相關國家需要防範的內容。」
專家:務實合作利區域穩定
王曉鵬認為,「南海行為準則」會對南海局勢產生一定積極影響,而在行為準則出台之前中國與東盟國家多開展一些更加務實的合作,會更利於南海的和平穩定。王曉鵬表示,中國應該與東盟國家首先在一些低敏感領域和非敏感領域先合作起來,比如海洋污染治理、防範海洋災害、漁業、打擊海盜等,可以率先取得突破,為「南海行為準則」的達成創造更加良好的地區環境。
王曉鵬強調,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達成的任何共識和協議都應該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要有利於南海和平穩定,有利於各方之間務實合作。同時還要注意避免一個問題,就是一些域外大國,個別西方國家可能會對這些文件共識發表一些帶有一定目的性的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