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兩地產經 > 正文

香港時裝節展現網購熱潮

2017-01-21
■香港時裝節秋冬系列閉幕,吸引來自77個國家及地區約15,000名買家進場參觀採購。 貿發局■香港時裝節秋冬系列閉幕,吸引來自77個國家及地區約15,000名買家進場參觀採購。 貿發局

香港文匯報訊 為期4天的香港時裝節秋冬系列周四閉幕,從參展商及買家的反應來看,時裝業界確實面對很大的挑戰。不過值得留意的是網購市場正穩定發展當中,港商若能把握機遇,相信可望化危為機。今屆時裝節來自意大利、伊朗、德國和以色列的買家數目錄得不俗增長,反映部分地方的買家未如預期般謹慎,採購信心正逐步提升。

綜觀而言,新興市場買家的採購意慾較強。阿聯酋Imperial Clothing FZE創辦人Muhammad Yasin表示,單在展會首天已經參觀過逾百家參展商,並找到約15家具潛力的香港、中國內地、越南及巴基斯坦供應商,他估計會與其中兩家公司合作,首宗訂單約為一萬美元。

新興市場買家採購意慾強

以色列買家Moshe Silverstain表示,展會後將到訪南京參觀供應商的廠房,並預計會訂購1.2萬件雨褸及2萬條牛仔褲。

專為俄羅斯國家隊提供制服的運動用品公司Forward Ltd物流部主管Ruben Nariyants提到,該公司已找到3家具潛力的中國內地供應商。為了讓產品能流暢地運輸到當地市場,更願意提供物流協助,相信很快能落單。

網店買家形成新購買力

近年網購熱潮有增無減,針對時裝網購市場的網站更是百花齊放,逐漸形成一股新的購買力。韓國Shinsegae百貨公司亦趁勢推出了網店,其採購經理Mae Hong表示,此行是她首次到訪香港時裝節,目的是為網店採購成人及小童襯衫和針織衫。她在展會首天找到3家有潛力的供應商,正進一步接洽中,如果情況理想,最少會採購每款一千件產品。

印度電商龍頭Flipkart亦是首次參觀香港時裝節,高級經理Nitin V Tewari表示,時裝佔該公司業務很大比重,他們希望透過展會找到新品牌及OEM製造商,並已找到數個合適的手袋及運動服品牌,洽商後有望落實每個約5萬至10萬美元的訂單。

中歐國家的網購市場同樣熾熱,來自捷克SLK Trade s.r.o的項目經理Iva Ture?ková提到,該公司是捷克和斯洛伐克的新網店,在中歐銷售女裝內衣系列,發展正穩步上揚。這次訪港除了採購不同品牌的內衣外,更希望進一步擴展版圖,成為香港及其他國家的品牌分銷商。透過貿發局的商貿配對會議,該公司已經找到兩家有潛力的內衣公司作進一步了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