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辦地浙江桐鄉烏鎮往東南12.5公里,有一個因羊毛衫而聞名的小鎮--濮院,它被稱為「中國毛衫第一鎮」。
「一條國道橫穿這裡,帶來了北方的水果商人。一車車水果運到這裡,再把這裡的毛衫拉回去。」濮院羊毛衫市場管委會主任姚偉平回憶說。
上世紀90年代,市場火熱到一個款式就能「吃」一年。但這種「躺」着也能掙錢的年代一去不返。市場的寒冬讓小鎮開始思考轉型。如今,一批批來自全球的設計師代替了過去的水果商。在熙熙攘攘的毛衫採購市場裡,一張張挑選採購各種款式毛衣的外國面孔成為新的風景。
開放多元 設施完善
「國外缺少代工資源,製造工藝也遠不如這裡。」首爾韓飾商貿株式會社董事長李震一說,這裡擁有中國產業鏈最為完備的毛針織產業集群、羊毛衫市場和針織產業園。「全中國60%的毛衫都是濮院工廠生產。」
越來越多的外國設計師直接把生產環節搬到了這裡。學IT技術出身的李震一感慨,這裡的工廠智能化普及度很高,而在韓國,同樣的技術只有像三星、LG這樣的大公司才有。「我現在一個月有三周時間在這裡,剩下一周我會回到韓國考察設計師。」李震一說,因為在韓國有很多優秀的設計師想進入中國市場,但苦於沒有門路,自己便會選擇合適的人才帶到這裡。
在外商眼中,濮院是開放的小鎮,也是多元素共存的小鎮,這和全球化大融合的趨勢很切合。「小鎮的基礎設施和其他大城市沒有很大區別,有購物中心,可以吃到地道的西餐,交通也很便利。」李震一說。
生產力強 前景廣闊
70歲意大利設計師莫拉羅被親切地稱為「老莫」,以前是國際著名品牌范思哲的設計師,三年前來到濮院。「2014年8月,我第一次來濮院,看到這裡專業做針織女裝,有很多歐洲的款式。最讓我吃驚的是,這裡的產業基礎和配套能力很強,設計的款式很快能做出來。」這位國際大牌設計師被小鎮的強大生產能力震驚。
如今,他在濮院開辦高級設計師培訓班,希望把自己畢生的技藝傳授給中國設計師。「這個地方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這裡的原創設計師有很大提升空間。」
「小鎮人很熱情,我每次回歐洲都會想念這裡。」老莫說,自己還申請了微信,在小鎮設計師的微信群裡,每天都有很多人用翻譯軟件和他交流,希望他早點回到中國。 ■新華社記者 魏董華 杭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