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環球LIVE > 正文

致癌毒物 攻陷最深海溝

2017-02-15

科學家前日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期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在深達10公里的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捕捉的生物,體內含有高濃度的工業污染物,相信是沉入海底的塑膠垃圾和動物屍體積聚所致,嚴重破壞海洋生態。科學家原先以為海洋深處可免受人類污染,對今次發現感到驚訝。

領導研究的紐卡斯爾大學科學家賈米森及其團隊,利用特製的深海潛艇,在馬里亞納海溝和克馬德克海溝,捕捉在該處棲息的蝦等端足類動物,分析體內存在的化學物,發現含有高濃度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主要是用於製造漆油的「多氯聯苯」(PCBs)和阻燃劑的「多溴二苯醚」(PBDE)。

生物中招 損人類免疫系統

POPs除致癌外,也損害人類和野生生物的生殖及免疫系統,並透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積聚。研究團隊對於在海溝發現這些污染物並不意外,卻料不到污染水平如此嚴重,幾乎所有深海生物種類都受影響。其中PCBs於1930至1970年代共生產130萬公噸,當中1/3已洩漏至沿岸及海洋,能在自然環境中存在數十年而不分解,它能致癌和擾亂荷爾蒙水平,自40年前起已被禁用。

有學者指出,今次研究結果,對未來監察和治理這類獨特的自然環境非常重要。 ■《衛報》/路透社/法新社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