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兩會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在6.5%左右,並「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這一目標為去年首次提出的6.5%-7%經濟增長區間的下限,分析認為,降速旨在為改革「添柴加薪」。
GDP三年下降三小台階
中國經濟增長目標已連續三年每年下降一個「小台階」,從2015年預期增長7%左右,到2016年設定為6.5%-7%的增長區間,2017年再下調至6.5%左右。
《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表示,今年將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6.5%左右,是基於國外複雜經濟形勢,一方面為調結構和促改革留出一定彈性空間;另一方面,也是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相銜接。據測算,經濟增速達到6.4%多一點就可以滿足這一要求。
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研究室主任牛犁認為,增長目標調低不意味着中國經濟會繼續滑坡,今年新增就業人數目標反而增加到1,100萬人,比去年目標增加了100萬人,顯示在控底線的思維下政府更着力於民生方面的保障。
貨幣供應減速符合預期
市場普遍預期,6.5%在2017年極有可能是一個低的目標線,隨着改革的落實,2017年經濟增長極有可能會不低於2016年6.7%的增長速度。
伴隨經濟增速目標下降,2017年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餘額預期增長目標均較去年下降1個百分點至12%。實際上,2016年M2增速僅為11.3%,也沒有實現13%的增長目標,但人們仍感覺貨幣增長太多,帶來房價上漲、債市大起大落等問題。分析認為,下調M2增速完全符合市場預期,不會給金融市場帶來衝擊,預計2017年M2實際增速仍會低於12%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