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投資理財 > 正文

【港股透視】港股成交縮 反彈未樂觀

2017-03-08

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

3月7日。港股大盤縮量反彈第二日,但總體上未能擺脫回整弱勢格局發展。市場對於美聯儲下周宣佈加息,已有充分預期準備,但是美聯儲會否在會上提到年內加息的步伐節奏,估計更是市場的關注點。而內地「兩會」行情亦已接近尾聲,雖然未有太多的新意,比較搶眼的是提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發,但是在政策面未有大方向改動下,市場反應總體仍正面。

值得注意的是,港匯進一步走弱,最新報1美元兌7.7650港元,外資流出香港的壓力正在加劇,最終會否導致港股出現資金面壓力,宜多加注視。另外,內地2月外匯儲備回升增加至30,051億美元,能否把剛升溫起來的人民幣貶值預期壓回去,也可以多加注意。

恒指持續反彈,呈現震盪上行的走勢,在盤中曾一度上升132點高見23,728,但是大市成交量依然低企,暫時僅能以技術性回升來看待,整體回整行情未可扭轉,市場上會否再現領漲指數股,是接下來的另一觀察點。恒指收盤報23,681,上升85點或0.35%;國指收盤報10,230,上升59點或0.57%。另外,港股主板成交量有626億多元持續低企,而沽空金額有63.1億元,沽空比例10.07%。至於升跌股數比例是796:734,而日內漲幅超過10%的股票有15隻,日內跌幅超過10%的股票有5隻。

由於在2月上旬、過完春節後,港股走出了一波資金市,大市成交量在2月15日和16日更曾突破了1,000億元。因此,港股成交量接下來的變化,正如早前指出,會是我們的持續觀察指標。而目前,可能是受到美國加息以及南下資金的影響,港股成交量已縮降至600多億元,是一個多月來的最少。成交逐步縮降,市場流動性減少,相信市況已由兩周前的放量普漲、過渡到輪流炒、以至到目前的擠壓狀態,也就是到了個股行情的階段。操作上,在大盤未能扭轉縮量回整、陰乾偏軟格局之前,建議現時可以精選個股來候低吸納。

設備及內房股炒起

盤面上,對美國利率比較敏感的香港地產股和公用股,有補跌的初步跡象。其中,信和置業(0083)跌0.66%,中電控股(0002)跌0.62%,港鐵公司(0066)跌0.6%,都是逆市下跌。然而,騰訊(0700)表現仍相對堅穩,漲了1.24%至211.8元收盤,成交金額有25.4億元,站在最大成交榜榜首。另外,基建設備股和二線內房股也見炒起,中聯重科(1157)漲了8.12%,中國重汽(3808)漲了3%,碧桂園(2007)漲了5.39%,雅居樂(3383)漲了5.33%。(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沒持有上述股份)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