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賀2017年全國兩會盛大召開 暨 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特輯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這是中國在全球國際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國家經濟合作日益增強的大背景之下,首次成功倡議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平台。
目前,多個國家都已經開始從戰略規劃的層面上積極行動起來,在「一帶一路」的平台上和中國進行對接,從不同的產業領域和中國合作。作為創新商貿物流模式的領航者,華南城始終踐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發揮自身「實體+電商+展會」優勢,搭建國際平台,以國際產品交易中心、跨境電商、考察互訪、人才交流等方式,深入對接國內外需求,助推中國商貿物流和跨境電商的發展。
「中國最大的需求就是需要轉方式、調結構,調整失衡的經濟結構,具體而言,就是製造業的比重過高,而服務業的比重太低。而對於『一帶一路』很多經濟體而言,則可能正好是相反,製造業嚴重發展不足,缺乏能源、缺乏基礎設施、缺乏工業化的進程。」華南城立足中國,放眼國際,打造國際化文化貿易和跨境電商平台,既發揮優勢,又補齊短板。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要實施「五通」(從政策溝通到設施聯通、貨物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領域之廣遠遠超過歷史上任何一個國際區域合作的機制和國際合作的平台。對此,華南城認為,「一帶一路」合作平台既有機制性的合作方式,也需要非機制性的合作方式。華南城立足八城,不僅可以重塑商貿物流新格局,還可以實現資金和民心的融通。
憑借自身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華南城緊跟國家戰略,南拓北進,為中國對外貿易打通經脈,搭建橋樑。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和內陸型改革開放新高地西安,華南城加強與中亞五國經貿合作,為絲綢之路的全行業貿易搭起了重要平台;隨着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逐步深化,哈爾濱華南城將建成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對俄貿易的重要樞紐和橋頭堡;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在銜接「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上,南寧華南城將面向東盟作為發展的重點方向。
「實體+電商+展會」優勢 搭建國際平台
華南城憑借「實體+電商+展會」的優勢,搭建了一個連通海內外客商的國際平台。據了解,南寧華南城打造集東盟十國特色產品、文化於一體的東盟國家產品體驗館,被譽為中國-東盟商品交易中心;西安華南城擁有絲路沿線國家產品體驗館,被譽為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商品交易中心;哈爾濱華南城特設中國綠色食品國際博覽城、中俄貿易大廈,被譽為中國-東北亞商品交易中心、中國首席對俄經貿合作交易中心;同時在各地方公司設立跨境進出口商品直營中心。電商方面,深圳華南城全力打造跨境電商生態圈,全國十大跨境電商的半數聚集於此。
依託自身優勢資源,積極整合政府公共服務資源、全國及地方行業協會的優勢資源,多次舉辦國家級品牌展會,架起了華南城溝通世界的橋樑。從2010年至2016年,華南城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輕工展,並同期開展美食節、平話節、家居展等活動,共吸引觀眾和專業買家累計達678萬人次,意向總成交金額達175.9億元(人民幣,下同),現場成交金額達35.19億元,產生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輕工展為國內外眾多展商帶來了豐厚的參展成效,有力推動了中國和東盟各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
此外,由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主辦,哈爾濱華南城等承辦的2015中國(哈爾濱)國際時尚生活文化旅遊展,商品來自30多個國家及地區,現場成交及合同交易額為1.36億元;哈爾濱華南城參與的第二屆中國-俄羅斯博覽會暨第二十六屆哈洽會超37萬人次參觀,15個交易團分別與21個國家和地區簽訂各類外貿、外資、外經等涉外合同,累計金額為24.68億美元。
「築巢引鳳」 吸引世界眼光
多年耕耘,華南城這艘「商貿物流航母」聚焦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目光。俄羅斯、美國、奧地利、印尼、柬埔寨、馬來西亞、韓國、澳大利亞、土耳其等多國政商人士考察訪問華南城並開展國際合作。2015年,中韓小企業商貿發展論壇在華南城成功舉行,現場簽約達10 億元;2016年首屆黑龍江旅遊產業博覽會暨「互聯網+」全域旅遊高峰論壇在哈爾濱華南城舉行,聚集了來自國內外500餘家企業。
十數年來,華南城已成為備受熱捧的國際文化貿易交流的新平台,順利搭建起中國溝通世界的商貿連通橋樑,助推萬千企業跨區域、跨行業融通交流。華南城將持續承載「世界綜合商貿物流中心」的偉大使命,凝神專一,專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