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薯片政綱糾纏瑣碎細節 胡官只關注「細眉細眼」事
本港科技及創新產業積弱已久,三名行政長官候選人政綱均強調發展的必要。當中,以林鄭月娥兼備前瞻視野及本地需要,提出推進落馬洲「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項目、吸引國際科技翹楚機構落戶香港,以及推動政府通過現代科技提升公共服務水準等。雖然曾俊華提出的建議也多,但較「次要」,花上相當篇幅講研發智能系統,用來控制燈號以減少塞車、管理路燈以節省能源等。胡國興則建議開放大數據、研發全民電子身份認證等「細眉細眼」的事。 ■記者 文森
林鄭月娥政綱開宗明義表明,政府需要在創新及科技發展上展示更大決心和信心,充分發揮「促成者」及「推廣者」角色,協助業界打破發展局限,追上日新月異的國際創科潮流,同時為創科在各行各業的應用提供空間。
推優惠吸國際機構來港
時任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過去與深圳緊密聯絡,為促成「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下了很多工夫,同時掌握該項目很多細節。她的政綱表明會盡快推進該項目落成,同時盡快完成香港科技園擴建工作,增加硬體供應。
她又指,將以稅務及土地優惠吸引國際知名、公認為行內翹楚的機構落戶香港,因為這些企業可為香港培訓創科人才,讓本地初創者學習業內「最佳做法」,以成功創業。
用現代科技升公共服務水準
林鄭月娥政綱也有關心創新及科技應用如何改善市民生活,指將大力推動政府通過現代科技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包括應用科技提高長者服務效率,並致力研究落實將於今年年中完成的香港智慧城市發展藍圖,並探索以九龍東為起點,打造香港成為更先進、更宜居的智慧城巿。
曾俊華的建議不夠宏觀、細節瑣碎,如提供政府公開資料即天氣、交通管理、城市管理、人口結構等大數據;增加免費Wi-Fi熱點覆蓋;提供政府一站式服務,減少市民輪候時間;研發智能維護系統,協調和統籌行人路、電纜、光纖、水管等工程;管理路邊停泊車位方便駕駛者及減少違例泊車云云。
培訓人才方面,林鄭月娥政綱指政府可研究提高「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STEM)學科普及程度,長遠為創科行業培育人才,並建議更新香港科學館設施,參考海外優秀例子,從小培養孩子對創科的興趣,也為旅遊業帶來新景點。曾俊華僅稱增撥資源鼓勵高等院校師生從事應用科研以及將科研成果商品化。胡國興稱政府可透過推出獎學金或其他獎勵機制,吸引香港頂尖學生修讀研究科目。
三人都有建議政府要牽頭在各範疇採用創新科技。林鄭月娥指,政府會考慮調整採購政策,加入創科研發為相關要求,不純以價低者得為考慮,以增加有意投標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曾俊華鼓勵政府及公營機構協助測試初創企業產品;並在不違反世貿《政府採購協議》前提下,政府及公營機構可優先採購初創企業產品。胡國興則稱,項目投標方面可予本地技術或產品額外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