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要聞 > 正文

克隆氏症爆升 中大牽頭克難

2017-04-26
■中大將與澳洲及內地共7間醫學院進行為期3年的研究,希望找出克隆氏症的成因。莊禮傑 攝■中大將與澳洲及內地共7間醫學院進行為期3年的研究,希望找出克隆氏症的成因。莊禮傑 攝

港人發病率升近7倍 冀3年研慢性腸炎成因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禮傑)本身在西方國家較流行的慢性腸道疾病克隆氏症,過去20年於亞洲發病率持續上升,香港由1995年每10萬人中約有0.2人發病,急升近7倍至2014年的約1.5人,但疾病的成因未明,患者服藥只能抑制病情,接受手術也未能根治。香港中文大學將利用紐約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頒發的180萬美元(約相當於1,400萬港元)資助,帶領澳洲及內地共7間醫學院將進行為期3年的研究,冀找出病症的成因及預防方法。

本身是腸胃科專科醫生的中大校長沈祖堯昨日表示,克隆氏症是非傳染性及慢性發炎的腸道疾病,可影響患者整條消化道,病徵除腸道潰瘍及大便出血外,腸道亦會收窄而不能排便,25.7%患者發病5年內需切除腸道,克隆氏症亦會出現腳部發炎潰爛及眼角膜發炎等腸道以外病徵。

中大:或環境因素致病

雖然成因未明,但沈祖堯相信環境因素較遺傳因素容易引發克隆氏症,因為若遺傳因素影響顯著,發病率不會突然上升。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補充指出,近年不少研究亦提出環境可能是致病原因,如加工肉類與食物中含有的防腐劑,及童年時使用抗生素,均有可能對腸道微生物造成影響。

中大澳洲內地三方聯手

38歲患者陳先生(化名)於1997年開始大便有血,「起初以為是痔瘡故掉以輕心」,至2005年出現手腳關節發腫及發燒等症狀,及後不論服用類固醇或中藥也無用,灌腸也不能排便,到2007年才確診患克隆氏症,接受直腸切除及結腸造口手術亦無法根治。

他表示,至去年仍病情反覆,今年起使用生物製劑,雖能控制病情但未算穩定。

中大將帶領澳洲及內地多個科研中心,進行一項名為「ENIGMA研究-東半球炎症性腸病腸道微生物群」的3年研究,旨在找出炎症性腸病、尤其是克隆氏症與患者的腸道微生物群及飲食習慣之間的關連。

團隊將在香港及4個內地城市分別招募克隆氏症病人及健康人士各最少100人,分析兩個組別的飲食習慣,及從其血液及糞便樣本分析體內細菌,希望找到致病成因及預防方法。是次研究獲紐約赫爾姆斯利慈善基金頒發180萬美元資助,為中大近年獲得的最大研究資助金額之一。

沈祖堯對是次合作表示興奮,並期望透過是次跨地域、跨院校的合作,能針對腸道內微生物群研發出更有效的藥物。

他續說,中大醫學院的腸胃科團隊亦正聯同海外院校發展新內窺鏡技術,為克隆氏症患者改善診斷及治療方法。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