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據中通社報道,由中企承建的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城市輕軌交通項目近期開工。隨着阿斯塔納世博會的臨近,央視網昨日曝光了項目細節,稱這條全部採用中國標準的輕軌將在零下50度條件下開工,而哈薩克斯坦政府已為此修改4部法律。
據稱,該輕軌項目曾吸引多國前來進行項目論證,後由於資金、技術等各種原因而擱淺。最終2015年8月,阿斯塔納輕軌公司和由中鐵二局、中鐵亞歐等幾家中國公司組成的聯合體簽署了項目合作的合同。
阿斯塔納輕軌全部採用中國標準,也是中亞地區首條全部採用中國標準的軌道交通項目,並將實現全自動無人駕駛。為了推進項目的順利實施,哈薩克斯坦修改了4部法律。
將零下50度施工
不過,對於中方聯合體而言,最大的挑戰是要在冬天最低溫度達到零下50度的嚴酷環境下保證質量按期完工。中鐵阿斯塔納輕軌項目副總指揮韓會民表示,在中國國內做的高鐵、輕軌類項目沒有遇到過這種環境。因而國內所做的課題科研,要保證包括信號系統在內的設備能適應上述環境。
與此同時,工期緊也構成一大挑戰。根據合同,工程要在兩年半完工,而同樣的工程量在國內也需要三年時間,在配套不完善的境外施工就更加困難。據稱,當地政府給予了稅收、中方勞工配額等各種優惠措施,但中方聯合體在施工中盡量招收當地員工。
該項目於5月啟動,將於2年後建成通行,工程總投資預計18億美元,哈方已向中方企業交付工程預付款。項目連接機場和新火車站,途經總統府、國防部等地標性建築,全長22公里,建成之後將把原通勤時間縮短一半。
另外,阿斯塔納機場擴建、阿斯塔納新火車站、阿斯塔納世博會主展館等一批重點項目,也均由中企中聯重科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