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面對人口老化,樂齡科技在安老發展上愈趨重要。國家主席習近平夫人彭麗媛到訪的松朗安老綜合中心剛於去年開幕。該中心設有24小時專業護理及起居照顧、認知障礙症專門照顧,更引入藝術治療概念及創新的科技。
東華三院賽馬會松朗安老綜合中心前身為東華三院戴麟趾安老院,2011年開始進行重建工程,並於2016年6月投入使用。院舍坐落南朗山,樓高9層,1樓至2樓為政府資助院舍「賽馬會朗逸居」,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提供167個宿位;3樓至6樓為非資助安老院舍「賽馬會朗愉居」,總面積約5,600平方米,提供243個宿位;4樓特設「賽馬會朗愉日間中心」,提供20個自費服務名額。
綜合中心引入藝術治療概念,鼓勵長者參與多元化藝術活動,從而紓緩情緒及表達自我,增加院舍生活的滿足感。在職業及物理治療方面,中心亦引入先進科技及器材,針對長者不同需要提供訓練,達至身心康健。
積極為院舍引入樂齡科技
隨着香港人口老化,特區政府積極拓展樂齡科技。勞工及福利局局長蕭偉強曾指出,讓非政府機構可通過申請獎券基金購入一些應用性強的產品,包括升舉扶抱器具、防遊走系統、床邊監測系統等設備。社署正預備更新安老服務單位的傢具及設備參考表,加入更多科技產品供非政府機構申請,例如應用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的防遊走背心、衣物管理及倉庫管理系統。
創新科技署已於去年12月推出「院校中游研發計劃」,以「長者醫療及護理」為題鼓勵大學進行更多涉及樂齡科技的中游研究,供進一步的下游研究與產品開發。創新及科技局於今年5月推出「創科生活基金」,資助受社署資助的非政府機構、公共機構、專業團體和工商組織開發利用創新及科技改善市民日常生活,或照顧特殊社群需要的項目。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