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國經濟 > 正文

京滬新盤成交大減

2017-07-05

調控政策見效 17城樓市降溫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孔雯瓊、李昌鴻 北京、上海、深圳報道)隨着調控政策的影響持續,內地多地樓市出現降溫。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一手住房交易網簽跌破2萬套,創出歷史新低;同期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同比大幅減少逾五成,6月在供應量年內最大下,交易同比減近三成。中國指數研究院稱,其監測的30個主要城市中,上半年17個城市成交面積同比下降。

「我們預計三季度開盤,但是現在大戶型的蓄客量不太理想。」在位於北京昌平的一個新盤公園悅府的售樓處,銷售員鮑先生表示:「由於北京樓市調控政策對二套的首付比例大幅提高,很多改善客戶現在只能貸款兩成,這讓我們丟失了很多潛在客戶。」

京人購買力已透支

公園悅府遇到的問題並不罕見,據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偉業)市場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保障房除外)共網簽16,332套,環比2016年下半年下滑48.6%,同比下滑38.6%。過往7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保障房除外)半年網簽量一直保持在兩萬套以上。

偉業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認為,北京樓市成交委靡,一方面是在經歷過2015年和2016年的熾熱之後,購房需求被提前透支。另一方面去年「9.30」開始的一系列調控對遏制樓市過熱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京的二手房市場也頗為慘淡。據偉業市場研究院數據統計,上半年北京二手住宅網簽總量約8.7萬套,比2016年下半年減少36.5%,同比減少35.8%。二手房網簽量結束了自2014年上半年以來的連續增長走勢。

北京首套房貸款利率經歷了多次調整:第一次在元旦後,大多數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將折扣從原來的8.5折上調至9折;「五一」假期後首套房貸款利率上調至基準利率;6月5日,個別銀行對首套房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10%。同時,上海、深圳和廣州亦調整了房貸利率。

滬淡季特徵提前出現

上半年,上海的一手住房成交跌幅更大。上海中原地產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總成交356.7萬平方米,相比去年火爆的市場大幅減少了52.8%。至於剛剛過去的6月,新房新增供應量環比增加39%,為今年以來投放最多的一個月,但當月滬新房樓市成交僅68.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7.6%。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表示,今年上海樓市淡季特徵提前釋放,6月儘管有部分房企為年中業績加大推盤,但市場整體動力不足。此外,6月向來是銀行收緊房貸時期,也打擊購房者入市信心。在接下來的7月和8月,步入樓市傳統淡季,業內預料冷清局面沒有機會得到改觀。

中國指數研究院昨日發佈全國上半年住宅市場研究報告稱,在數十個城市陸續出現調控後,內地房地產市場漸歸理性。2017年上半年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的30個主要城市,17個城市成交面積同比下降,其中南京下降幅度達61.19%,福州同比降幅亦超過六成;同比上升的城市中,汕頭升幅為195.52%,徐州次之,同比上升41.67%。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